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大安法师  2017/06/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他的修行、他的思想,确实在净土宗的教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也可以说,是在善导大师手上完成了中国净土宗思想的奠基、框架。

善导大师的老师是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又是深深地佩服昙鸾大师。昙鸾大师留下了一部《往生论注》,在《往生论注》里面,我们看到他立论的依据首先就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的判教,以此来建立他净土宗思想的框架。

我们从判教来看,中国这些净土宗祖师大德的判教,是直接把印度的净土思想传承过来了。

《十住毗婆沙论》实际上是解释《华严经》的一部著作,非常注重阿鞞跋致,那怎么获得阿鞞跋致?龙树菩萨概述为两种:一种是靠自力获得阿鞞跋致,如步行到达目的地;一种是靠佛力,以信心作方便,快速得到阿鞞跋致,就好像乘船,顺风扬帆乘船则乐。

所以他就把佛法的无量法门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难行道就是要靠自己修戒定慧,破见惑、思惑、尘沙惑,竖出三界,这就像步行到达目的地,很辛苦,是难行道;易行道就是靠信愿这样一个方便,仰赖佛力加持,快速地到达阿鞞跋致,这叫易行道。

这个判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我们看很多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祖师的判教,如五时八教等,都有一个很明晰的或从时间、或从内容的序列来加以判别。但龙树菩萨却从易行道和难行道方面来判,这个角度就非常特别。

昙鸾大师对这个判教是非常赞叹的,而且是加以了创造性的发挥,就是说难行道在佛灭度后,在五浊恶世之时,那就显得更难。

昙鸾大师提出了五点难:第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菩萨法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法门,但那些或求天道、或求人天福报的外道的表现形态也是善啊,于是就混淆了菩萨法,把佛出世的本怀、度脱众生的究竟利益给破坏了。

第二,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第三,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就是无赖的恶人会去障碍他人修行持戒。

第四,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第五,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尤其最后谈到——唯是自力,没有佛力加持——这件事情非常险。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要张扬易行道,张扬靠佛力加持到阿鞞跋致的重要性。

昙鸾大师根据净土宗的思想,谈到首先要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而不是在此秽土求阿鞞跋致。所以他又根据时代和众生的根机对龙树菩萨的思想作了些变通。对这样的判教,道绰大师进一步加以诠释,就把它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

什么叫圣道门?如果我们在娑婆世界凭自己的力量修戒定慧,断惑证真,这叫圣道门。

何谓净土门?就是称念名号,乘阿弥陀佛的大愿往生净土,到净土去悟证无生法忍,得圣果,这就叫净土门。

这样一分呢,道绰大师觉得从时代、根机以及教法的对应来看,末法众生根机陋劣,对于圣道门难以信解,难以证悟;而净土宗,靠他力,这种教法与众生的根机契合,容易修行,容易开悟,容易得到解脱。于是就广引了很多的经典来谈这个问题。

所以就建立了一个观点:现在正是舍圣道门取净土门的时候。

到了善导大师那里,他也是继承了这样的思想。

善导大师的主要思想是在《观经四帖疏》里面,《观经四帖疏》里面谈到,通途教理顿渐各随众生的机宜可以得到利益,但是现在很难,所以要回到净土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都是承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往生净土,这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从这个判教的脉络来看,中国净土宗祖师已经接续上了古印这些祖师的思想。所以我们在理论思想方面,要注重善导大师的一些著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十方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能容纳得了吗

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

星云大师《慈悲是福》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造塔、礼塔、绕塔的功德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人们却可藉此积累功德。在...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生活中的最佳食物

健康就像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你的饮食习惯,天平的...

资生资具,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佛商慈善家曹德旺--低调行善

2011年,陈光标的首善光环随着戏作过头、暴力慈善、捐...

承事礼佛能得五种功德

【经典介绍】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

佛说吃肉的果报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大慧。菩萨摩诃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