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2018/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叫亿耳,与同伴一起入海采宝,自海中得宝返回,与同伴别宿,因为失去了同伴又为饥渴所逼,而感到慞惶不安。在饥渴当中,遥见远方有一座城市,以为城中必定有水,于是便往城边走去,欲索水来饮用。

殊不知此城是一座饿鬼城,走在城中的大马路上却看不到任何人,由于饥渴所逼,亿耳便大声喊着:“水!水!”城中的饿鬼们听到有人在喊水的声音,便都聚集而来,并说:“是哪位慈悲的人要给我们水喝?”只见此城的饿鬼个个身如燋柱,以发自缠,全都到了亿耳面前合掌说:“愿乞我水。”亿耳回答:“我正是因为饥渴所逼,所以来此求水。”这时饿鬼们听到之后,求水的希望都息灭了,并感叹地说:“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一座饿鬼城吗?为何要到此处索水?”

随即又说:“我们居住在此城中,百千万年来尚未听闻过水名,遑论能喝到水?譬如多罗树林被大火焚烧,我等饿鬼亦是如此,支节皆被猛火所烧,头发悉蓬乱,形体皆毁破,为了饮食奔走求索十方,昼夜思念却求之不得,受到饥渴所逼迫。又时时为人执杖所逼,受鞭打苦毒,双耳所闻皆是恶音,未曾听一善语,更何况能得到一滴水,来滋润干枯的喉舌。若是山谷间有天龙降甘露,甘露却都变为沸火灌注到我身上;若见到渠水河流,皆会变成流火,池沼及河泉悉皆干竭,或变成浓血,臭秽不堪,极为可恶。假使欲上前走去,夜叉便会拿着铁捶鞭打,使我们不得靠近。我们受此苦难,又怎么可能得到水,而布施给你呢?这都是由于我们过去生悭贪不舍,所招感的果报。”

于是说了一段偈子:

“我等先身时,悭贪极嫉妒,不曾施一人,将水及饮食。

自物不与他,抑彼令不施,以是重业故,今受是苦恼。

施得大果报,春种秋获子,我等不种子,今日受是苦。

放逸悭贪惜,受是苦无穷,一切苦种子,无过于贪嫉,

应当勤方便,除去如是患。施为善种子,能生诸利乐,

是故应修施,莫如我受苦。等同在人中,身形无差别,

造业既不同,受报亦复异。富贵饶财宝,贫者来请求,

诸天同器食,饭色各有异。若堕畜生中,业报亦不同,

有得受福乐,有受苦恼者。以此贪毒故,人天及畜生,

为悭嫉所抃,所在皆损减。饿鬼炽然苦,支节烟焰起,

如似树赤华,醉象以鼻端,远掷虚空中,华下被身赤。

贤圣作是说,贪嫉最苦器,见于乞求者,其心则恼浊,

恼浊刹那中,则能作鄙漏。愚痴悭不施,以种贫穷本,

贪心而积聚,即堕于恶道,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

是故有智者,应断除悭贪,谁有欲自乐,名称恭敬等,

而舍于正道,随逐曲恶径?今身得苦恼,来世亦复然,

世界结使业,能遮净施报,所谓是悭贪,众怨中最大。

是身大臃肿,衣食及汤药,一切众乐具,贪嫉所遮断。

贪嫉极微细,细入难遮制,当以施牢门,心屋使致密。

莫听彼贪嫉,而得进入中,贪嫉设入心,渠河及大海。

能遮使不饮。”

亿耳见到因为放逸而有如是种种过患,马上生起厌恶生死之心,并归求出家。出家之后,精勤修习定慧,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四(十八)》

省思:

《圆觉经》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若是放逸这念心,悭贪不肯布施,不但感得贫穷的果报,更是众多苦恼的根本,故经云:“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因此,行者切莫放纵贪欲,当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从舍除悭贪开始努力,勤修布施波罗蜜,以欢喜心布施,以慈悲心助人,放下贪爱执着,如此便能步步迈向光明,成佛决定可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学会放弃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宣化上人:三毒是害人的魁首

人有贪心,永远不快乐。若是不贪,就有快乐,所以要止...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

尊者阿姜曼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

当尊者阿姜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治疗忧郁症三步走

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谐状态,生理和心理同时拥有健康,...

前世怨亲债主让美女变肿瘤丑女

江翠裳小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美,是出名...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

佛为生父宣说佛法

有一日,世尊开示说:如来在世间度化众生,有五件事必...

缩短心灵的距离

有个中年人买了一套房子。隔壁邻居是个老太太,为了表...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

宣化上人:遇到怨贼的时候,不要生恐惧心

想起我住南华寺时,曾遇到这么一回事:在九月十九观音...

四法供养为最上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经驻锡于过去四佛弘法之处拘深瞿...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问遮难的内容及其意义

僧团为简别出家者是否有资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

为什么不结婚

为什么不结婚?这问题,我遇到了许多朋友,都曾这样问...

姻缘

一个书生爱上了一个姑娘,起码到了生死相许的份上了,...

还有明天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从另一方面来看,国人长期受唯物论教育的影响,缺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