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彻悟大师  2018/05/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极苦。何若梦受极乐之妙乐。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梦之又梦。展转沉迷者也。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梦虽同。所以梦者未尝同也。可槩论乎。

白话文:

有修禅的人问:“一切诸法,全都如梦。娑婆世界固然如梦啊,极乐世界也如梦啊。既然同是一梦,修行有什么意义?”

我说:不对。七地菩萨之前,是梦中修道。

无明大梦,虽然到了等觉菩萨还是在睡眠中。唯有佛一人,才称得上大觉。

当梦眼还没有睁开时,苦乐是分明的。与其在梦中受娑婆世界的极苦,不如在梦中受极乐世界的妙乐。

何况娑婆世界的梦,是从梦进入梦,梦里有梦,展转沉迷啊。极乐世界的梦,是从梦进入觉,觉了又觉,渐渐达到大觉啊。

虽然都是做梦,所做的梦未必相同啊,可以一概而论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人

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头,有十种真正出家的好和尚、好出家...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

【推荐】财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宝藏才是取之不竭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 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宣化上人:恭敬经书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