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慧律法师:信仰观世音菩萨

慧律法师  2011/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将会在未来接替阿弥陀佛,功德非常殊胜。而在中国,信仰、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信众尤其多,一些观音感应故事传播久远、影响广泛,更证明了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的大悲愿力深植人心之处。

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大众对他常会有许多解灾厄、保平安的世间愿求;但其实,信仰观世音菩萨的最大意义,还是学习、奉行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若能视众生如己,凡见众生遭受痛苦,都尽力给予关怀与帮助,并在生活中力行各种自利利他的善业,这便是菩萨道的修行。

帮助众生有很多方法,除了经济上的扶持,也可以在心灵上给予帮助!身为一个佛教徒,若能努力传播宏扬正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即可说是菩萨慈悲精神的发扬、对众生最究竟的帮助。

菩萨是爱护众生的,我们除了学习菩萨的圣德,更应从自身自护、护他做起。帮助其他的众生是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因为这样的慈悲善行圆满了诸佛、菩萨的愿望。

将理念行动起来──慈悲精神的发扬

生命的真相,佛法的真谛,光是阅读文字只能获得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唯有实际修行、真正去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才能真切感受到佛法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及关怀层面。

我们学佛、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正是为了要由了解世间而产生慈悲,并且找出方法来帮助世间众生,藉由这样的过程,生命的价值和亮度也因此能更加体现了。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实行呢?生命志业体一向不遗余力地举办、推广此类行动,例如:为世界所有苦难众生点灯、施食、火供、烟供,以及绕塔、浴佛、放生、念诵佛曲等等,就是为了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而这样的行动越是集结众人的心力,能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因此如果有此类善缘聚集的法会、活动举办时,都非常欢迎大众一同来踊跃参与。而平时在家,也可以在家进行念佛、诵经、拜忏等修行,并将功德给回向所有众生。

佛教慈悲喜舍之精神,不只是宗教弘法与福利救济而已,也包括了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维持社会正义等等。在成就众生中成就自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只有在众生得到解脱后,菩萨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是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根本精神。

努力以种种方便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进而能离苦得乐,这是当前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一个佛弟子,无论是出家或在家,在这混乱的五浊恶世里,都肩负着净化社会大众心灵的伟大使命!若能将佛教的正法、慈悲的精神融入、发挥于自己日常的生活中,不但自己无时无刻都是修行,也能持续对周遭环境带来潜移默化的正面力量。

佛教徒的责任——慈悲社会的营造

当今社会已成M型化的经济社会,一方面是有钱的富豪变多,但挣扎于贫困边缘的人仍是不减,甚至有许多生活仅在温饱边缘的「新贫阶级」诞生……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繁荣,科技越来越进步,反应人心的「幸福指数」却常常未能同样地进展。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特别需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敏锐体察到众生的痛苦,积极去关怀、利益众生。佛教徒应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事业中,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以期达到与社会和谐共处,人群共用安乐的理想。我们不要在极大灾难时发生时才想到要萌生慈悲、慨然解囊,平时就可以多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有时更能发挥雪中送炭的效果。

除了慈善事业,一个慈悲的佛教徒对社会所可以尽的责任也还有很多!现代社会还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关心的环境保护议题、动物保护议题、道德重整议题等等,都是值得投注心力、让世界变得更好、众生变得更幸福的方向。我们要时常观想:一切众生的苦难都是我的责任,要为众生发菩提心,永远不离开三宝,以我所修诸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我一再强调,修行是分内事,而时时心怀慈悲,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更是身为佛弟子的社会责任。唯有慈悲才能解救灾难;也唯有慈悲,才能改变命运!一颗慈悲的心,即是一颗关怀众生、相互尊重的心,能够广结善缘、利他利己。慈悲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也能为世间带来正面的能量,造福无量众生!

我们应用尽各种方法,主动积极创造机会,让众生有修学佛法的因缘;此外,我们还要更积极地走入社会,累积各项功德行、菩萨行,并将利益回向法界众生──期待佛弟子皆能以「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而自勉,为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职责而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观世音菩萨的伟大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观音菩萨能不能让彩票中奖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

宣化上人:念《大悲咒》不受十五种恶死,得十五种善生

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

诵持心咒修慈悲

这六字大明咒不好念哦!念六字大明咒在这里要做到的是...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推荐】慧律法师谈正法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要争气,不要生气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

比尔盖茨:用慈善改变世界

日前,《时代》2005年度风云人物正式揭晓,比尔盖茨夫...

明明知道是妄想,为何不收拾干净

参禅的目的就为着开智慧,求解脱。要专心致志来参念佛...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安定有两种

我们现在最大的不安定有两种:一种叫做生存欲,就是你...

将军的忏悔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

发菩提心后,如何面对顺逆的因缘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

济群法师:为什么同时出生的人命运不同

佛教虽然承认命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认为生辰决定...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