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大安法师  2019/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定。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人之会。今谓入此聚中,见佛闻法故。六心堕落者,身子发菩提心,已证别教六住,因逢乞眼,遂退大心,沉沦五道。——《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一段是从多方面来劝勉初发心菩萨,阐述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如来的必要性。

上次谈到龙树菩萨的三个比喻:初发心菩萨离不开佛的加持,就像婴儿不能离开母亲,像小鸟不能离开树林,像不会游泳的人不要直接跳到水里去救落水者。

这是从反面来阐述,初发心菩萨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否则自己烦恼没有断,在这个世界度众生,“无有是处”。然后从正面来看,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都可以入到“正定聚”。

初发心菩萨属于“不定聚”的范围。一般讲,修行大乘佛法,有三种类别的众生:一种是正定聚,是不会退转的,决定可以成佛的;第二是邪定聚,就是一阐提、外道,对三宝没有正信正见,是一定会轮回的;最后是不定聚,就是指初发心修行人,会随缘而转:遇到善缘——大乘的缘,他能够成佛;如果遇到不好的缘——外道的缘,他就会退转。

所以对初发心菩萨来说,进入正定聚是非常重要。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从证位的角度来看,至少是圆教初住的水平。

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都是阿鞞跋致,都能获得不退转位。

“聚”是“会”的意思,就是经中“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会”。每天跟诸上善人都聚会在一起,与观音、势至这些大菩萨把手同行,共同修行,共成佛果。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听闻大乘佛法,得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决定能够入到正定聚!(这是阿弥陀佛第十一愿的保证。)

初发心菩萨如果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很危险,就有退转的可能。

莲池大师举出了舍利弗前世退转的公案来证明。舍利弗在得到圆教六信位(证到别教六住,相当于圆教的六信位)的时候,忽然发了大乘心,要去度众生。

既然要度众生就得要到人群稠密的地方去喽。他这一发心,那也是惊心动魄。忉利天帝释知道他发心了,要勘验勘验是否真诚,

于是就变化成一个年轻的婆罗门,在十字路口向众人乞讨。舍利弗一看,心想:哎,正好我要度众生,机会来了!他就问这个婆罗门:你要乞什么呀?婆罗门说:我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一个药引子——一个发大心修道人的眼睛。

舍利弗一想:哎,我就发了大心了,也是修行人啊,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就说:你要眼睛,好啊!顺手一挖就把左眼挖下来了。没想到这个婆罗门说:你怎么这么心急呀?我要的是右眼啊!

舍利弗想:哦,要右眼,那帮忙帮到底吧!就把另一个眼睛也挖下来了,给婆罗门。这已经太了不起了,一般人能够舍到这个情形,那发心真的相当真诚,相当勇猛。

但是最后一招他就顶不住了。这个婆罗门拿着眼睛用鼻子嗅了一下,说:你这个眼睛不行,发臭。就把它抛到地上,还用脚一踏。

这下舍利弗就受不了了,说:这种卑鄙之人太难度了,还是回去吧,做自了汉算了。由于这样的因缘舍利弗就退失了大乘心。

所以发大心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很关键。这种考验非常严峻,很容易让人退转。这一退转的话,那无量劫以来就还是在轮回里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一般我...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

传喜法师:用念佛来控制情绪

我们念佛形成一个功夫,能让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因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对极乐世界实在是看不到、...

用佛号来熏习我们这颗心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把前面...

《大宝积经》中介绍极乐世界与往生的4种方法

【极乐世界人的寿命】 佛告阿难: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今生得遇念佛法门是最大的幸运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他面临很多行法,所谓八万四千...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大安法师:哪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

问: 《西方合论》的作者袁宏道生到西方边地疑城,请...

贪瞋痴是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

佛教认为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贪瞋痴是人...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

果中皇后:草莓的超强功效

草莓又叫红莓、杨莓、地莓等,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泛...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怎样品出年味里的菜根香

农历新年临近,开始进入了中国味道的倒计时。记忆中过...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

海涛法师《生命手册》

掌握自己的生命 我们所作的业,或是说行动或行为,都...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