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净界法师  2019/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我们知道,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它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而这两个接触的过程当中是没有真实处所的。也就是说,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即身与触,二俱虚妄”,它只是因为你过去的善恶业力而显现的一种暂时的假相跟暂时的一种感受作用而已。

你善业强,你不管摩你的头、摩你的手,你都产生快乐的感受;你要有罪业,你摩你的头,你就觉得很痛苦,摩你的手也是很痛苦。这只是一种循业发现,而它的本质就是你的真如本性,因为假借业力而显现出来,但真如本性本身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这个触,当然只是一种身体的感受。你看台中莲社有一个念佛感应的故事,我们用这个故事来探讨它的道理。在当时有一个阿环師姐,她四十二岁就参加台中莲社,到六十二岁往生,总共亲近了台中莲社二十年的时间。她不但很精进地参加共修,也非常地发心来护持整个共修团体,出钱出力。

后来,她在六十二岁的时候肠胃生了一个肿瘤,肠胃病,开了几次刀,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一次开完刀以后,她就决定不再开刀了。那一天的下午三点钟,她整个人就昏睡过去。昏睡的过程当中,她手就去拨一个东西,一直在拨,一直在拨,感到非常的恐怖。

这个时候她的家人就赶快找莲友来助念,念佛。念了一段时间以后,她的手就慢慢安定下来。她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她家人就说:”你昨天晚上三点多到底是看到什么?“她说:“我在睡觉的时候,看到一个黑色的东西往我的身体罩过来,好像蚊帐一样的东西,非常痛苦,我一直要把它拨开,但拨不开。”

后来听到念佛的声音,她本身也有念佛的功力嘛,她就自己也念佛。

这个时候,她一念佛,很虔诚念佛,就看到一道金黄色的光明。光明出现的时候,那个黑色的阴影就慢慢消失掉,变成一个小孩子出现。

她问小孩子说:“你来干什么?”这小孩子说:“我来跟你讨命的。”他说:“你前生很喜欢杀猫,看到猫就杀,杀了四十只猫。我是其中一只被你杀的猫,我现在要跟你讨命。但是因为你念佛的关系,把我们之间的恶因缘化解掉了。但是你欠的这四十条猫的命,这个命你还是要偿还。”

这小孩子说:“你应该做三天的法会来超度这些猫。”后来这个阿环師姐就请人家来诵经,诵了三天的经,最后一天又放了一个大蒙山,才把这个业障给消过去了。后来也就安然地在念佛当中往生。

那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说,她在看到黑色阴影的时候,她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她开始念佛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那一道光明?为什么有些人念佛的时候看不到光明?我们这样子讲:其实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所不在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你一定要依止你的真实的信心来念佛号,才会把那个光明显现出来。

在整个法界当中,有很多很好很好的磁场,有很多很多不好的磁场,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很重要。你看,你起恶念,就招感不好的磁场;你起善念,就会出现善的磁场。因为佛菩萨在法界当中发了很多愿嘛!你看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观世音菩萨也发了十二个愿。你要启动佛菩萨的愿,你一定要安住善念、信心、愿望。

但是,很多很多的外道鬼神在世间当中也发了很多的邪愿。为什么很多人就会跟他感应道交呢?因为你自己仁者心动。所以,我们不是说去逃避到什么地方去。说,哎呀,这个地方不好,到那一个地方。都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你心念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今天住这个道场,你要觉得道场不好,你应该到大殿去忏悔才对,因为你有那个业力。

其实我们整个法界当中,世间上的整个法界,充满了好的因缘,也充满了不好的因缘。我们整个法界当中是具足十法界染净诸法的,你念头一动,你就跟谁感应,就这样子。

所以叫做“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你看,我们看到别人好,我们随喜赞叹,我们会感受到他的那种光明功德;你看到他好,你嫉妒,你就招感那个负面的磁场,你自己给自己痛苦。我讲实在话,我们一个人都自作自受,就是所谓的循业发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

首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久学者,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业...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

龙裤国师念佛成就的公案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国师,名号为龙裤(法名已经佚...

不小心谤法还能往生吗

问: 谤法的罪很重,我们都很害怕。我们是以好心来弘...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印光大师开示佛七:打七该怎么打

临近年关,各大寺院都陆续开展起精进办道的打七修行。...

法灭之际特留此经,独留一百年

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

人生的意义

○ 人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值...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盲人除蚊

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

暇满人身之八有暇

作为一个佛弟子,在佛陀涅槃两千五百多年后,还有机会...

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在还没有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之前,我先跟大家...

圣严法师:忍辱并非忍气吞声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

财富宝要

以世间法来说,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

地藏菩萨的化身无处不在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

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

牛奶不易于人体健康

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并不有益于人体健康。它们包含饱和脂...

观想的供养能否得到真实的福报

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初学佛的时候总是有所求的,或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