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2021/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佛一门。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之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中流出,亦无不还归此三昧门。净宗念佛法门圆顿之要旨,体现出广度利钝众生的善巧方便。

当时有卓左车居士以崇禅抑净之心,投书问难于大师 :“如何是念佛门中通身入理向上一路,直踏毗卢顶上行作略?如何是学人初下手时便离四句、绝百非念佛?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淆讹处脑后一锤?从来宗门语句,壁立万仞,一涉净土,定属廉纤。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震动大千世界。”

大师答言:“向上一著,非净非禅,即禅即净,才言参究,已是曲为下根。果大丈夫,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净土极则事,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但见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佛国土,即生十方诸佛净土,此是向上一路。若舍现前弥陀,别言自性弥陀;舍西方净土,别言唯心净土,此是淆讹公案。

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此是脑后一锤。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谁敢收作权乘?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谁谓定属廉纤?但能深信此门,依信立愿,依愿起行,则念念流出无量如来,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法轮,照古照今,非为分外,何止震动大千世界而已。”答语明快犀利。

大师回答弟子恭请心要之问,答云:心要莫若念佛。念佛心即是佛。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 ;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纵不生杂念,亦恐堕在无生窠臼。故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果如此信得及,直下念去,则诸佛出广长舌相以证之。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金口诚言,可不信哉!

大师从“一即一切”的圆顿理念出发,判言念佛法门乃总持一切的妙法。《示念佛法门》云:“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这段文句与莲池大师的“一句阿弥陀佛,赅罗八教,圆摄五宗”之说,同一韵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

净念相继如母忆子

讲几句用功的话。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

人可贵的九种心态

做事 人生在于做事情的过程,谋事而非谋人。成功是把...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

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问: 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济群法师答: 什么...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简介 六度集经,共八卷。又作《六度无极经》...

莲池大师《普劝念佛文》释义

前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曾...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