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  2021/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十方虚空,刹尘差别,皆吾心所现之相分耳。是故四种净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谓极乐不即唯心,则西方岂在心外?而吾心岂局东方者哉!

人谓诸有为法,皆如梦幻。不知心性,不可唤作“有为”,不可唤作“无为”。因迷故即无为成有为,有三界轮回因果,喻如梦幻泡影露电。若返迷归悟,则又即有为成无为,如梦得醒,幻复本,泡归水,影归质,露不异湿性,电不异常光。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埽之,可乎哉?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矣。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

惑者又曰:“当下即是净土,何必西方?”,问曰:“当下即饱暖,何必吃饭穿衣?当下即富贵,何必货殖科甲?当下是学问,何必读书?当下是帝京,何必北上?”既世间法毫不可废,何独于出世法而废之?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天如大祖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释迦复起,不易斯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在《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有一段叙述八龄龙女即...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言,真的是佛以...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受持楞严神咒,感得金刚藏王菩萨护持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

【推荐】坚信佛菩萨会给你一口饭吃

笔者曾经在世界500强的公司里做过十多年,负责的客户群...

国王与龙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老中医所遇的因果业报

池草师兄出生于中医世家,几代人在行医过程中,记录下...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脱轮回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

与癌细胞「共存」

大提琴家夏恩患癌后,试图与疾病斗争,但感觉越来越糟...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义的

我们修行也很痛苦,要减少休闲的时间来听课,减少休闲...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