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慧律法师《金刚经》

慧律法师  201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如果有人说:佛不是讲吗?我见到了,你看,众生也见了,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统统存在嘛!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你看,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讲啊!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因为须菩提已经开悟了,须菩提就说了:这个人不能了解如来所说的义理。【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当体即空,空便没有这个东西。【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世尊说这个我人众生寿者,这是方便说,可是你不能著一个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方便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所以,这一段就是: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认知了以后,化作观念,观念开始执著,这个叫作知见立知,清净自性本来有知,结果我们却安立一个执著,一个分别,头上安头。《楞严经》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清净自性本来有知见,你不要头上安头,安一个执著,安一个分别,安一个颠倒见,那就坏了!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如果你真的发成佛的心,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应当了解万法本空。【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能对这个万法的相产生执著,产生知见。不生法相就是,你了解,譬如说:我、人、众生当体即空,墙壁当体即空,不要产生知见。如是信解,不生种种法相之见。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因为万法之相就是空相。【是名法相。】方便说:为了讲经说法,不得不讲种种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开始运作,开始一直讲经…其实根本上就没有这一些。

我再解释一遍: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者,须菩提!于意云何?这个人解我释迦世尊所说的义理吗?不也,世尊!世人不解如来所说的义理。为什么?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当体即空,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一切法应当知道,不可安立任何知见,应当如是见,这个“见”跟前面的见不一样,应如是见到空理,如是知,知道万法皆空;如是见,见到清净自性。如是信解,绝对不可以在万法生万法之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当体即空,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般若金刚之法。始即令诸学人。先除粗重四相。如大乘正宗分中说也。次即令见自性之后。复除微细四相。】粗的遣除,再来微细的,【如究竟无我分中说也。此二分中。即皆显出理中清净四相。若于自心。】标号A,这有四个段落。

A,【无求无得。湛然常住。是清净我见。】你见没有关系,但是清净的,无求无得,虽然见,可是无求无得,湛然常住,这个叫清净我见。

B,黄蘗断际禅师这么说:【黄蘗云。百种多知。】安立种种的知见。【不如无求最第一。】种种的相都是虚妄,你安种种的见,透过语言、透过观念,就拼死命的执著,以为有一种东西,不晓得当下就是空。【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著。】无所求,无所著,你就学这个。【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便是佛也。若见自性。本自具足。是清净人见。】

C,【于自心中。本无烦恼可断。是清净众生见。】

D,【自性无变无异。无生无灭。是清净寿者见。】

禅宗的解释,把这四个,用清净心来解释。【故云。即非我人众生寿者见。】因为当体即空。【是名我人众生寿者见也。】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在座诸位将来可以成佛,【应是一切众生。无漏智慧本自具足。应信一切众生。灵源真性。无生无灭。若能了悟此意。即是一切智慧不作有能所心。】底下要画双线,如果你也能够按照底下这几个字做,马上开悟,日子很好过。【不存知解相。】“知解相”就是观念,不要落入观念。那个好人、那个坏人,观念太清楚了。看到那个好人就攀缘,恶人排斥,就落入观念。不要落入观念。不存知解相,就是千万不要落入观念,不要落入圣凡观念、善恶观念、好坏观念,千万不要落入观念。【口说无相法。心悟无相理。常行无相行。故云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太好了!口说无相法,毕竟空;心悟无相理,毕竟空;常行无相行,不贪着,所以说:不生法相。是名法相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虚空无为具足三个特性

在憨山大师的《百法》批注中,他的意思是说:第一个虚...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样达到无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放掉妄想,才有办法对治它

为什么有些人他烦恼很重,但是他很快能够突破?为什么...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 《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慧律法师《智慧的语言》四

请合掌,跟着师父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星云大师《婚外情》

人,是由情爱而生的;情爱助长了人生,也困扰了人生。...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金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是没有看到真相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

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做出家人!我常常说高洁尊严人天师,如来亲子不自弃。...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