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平常日子平常心

2011/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许多人都说过:平平常常过日子最好。可是真正过上平常日子的人,并不甘于平常,而是苦苦恼恼,怨天尤人。因为,大多数人,不愿意平常,不愿意寂寞。

于是一生奔波,忍辱负重,前后周圆,喜笑啼悲,无非是想超越于平常人,做个不平常的人,过上不平常的日子。可是当一个人在人生苦旅中,撞得焦头烂额,九死一生,终于有一天,事业发达了,地位有了,名誉有了,金钱也有了。却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没有,仍就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因为他仍就无法超越自己,无法让自己的心释然,他没法让自己感到满意,甚至内心深处还有深深的负罪感。

也有的人,虽然一生奔波,费尽心血,曲尽人情。结果他的人生,却一败涂地,梦想中的生活,他没能实现一件,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倒霉事都给他碰到了。他感觉他活的委屈,上天错待了他,这个世界都对不起他。于是,他连个平常日子都没有心情过了,干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他的整个身心都占满了痛苦和恨怨,他没法让自己快乐起来。也正因此,他的朋友、亲人也越来越离他而去。他越来越孤单,越来越焦虑不安,他如何能摆脱自己呢?

另有一种人,头脑清醒,为人淡泊,看起来安心过着平常日子,他既不会曲尽心机,也不会自暴自弃。他有他自己的活法,有他自己平凡的事业,平凡的日子。但是,他却没法纳受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其他事,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他有竹的清节,却没有竹的虚心。他虽有玫瑰的美丽和芳香,可惜带刺,很容易伤到别人。所以,他虽然过着平常日子,却从来没有体会到平常日子是什么滋味,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始终是自命不凡,是不平常的。他仍旧没法超越自己,没法摆脱心的痛苦。

禅的修行,关键在于对一切事物,一切人类,具有一个平常心。

一般的人,往往于事物发生之时,迷惑不能自己,由着自己的习性,迸发自己的极端情绪。既发之后,不是后悔,就是怨忿。或有对情绪控制稍好一些的,虽不走极端,也是自命不凡,冷眼观世。这都不是平常心的修行。

平常心的修行,往往是于事物未萌之先,常常于内心深处洞观事物的虚幻不实,从而主观的不去在意它,不去计较它,不去争,不去怨,更不冷眼视之。而是一种清醒的包容,纳受,自持,不动。在这样一种豁达的心境下,树立起来的恒定的人生观。

平常心的修行,既不高昂,也不消沉,更不孤芳自赏。它是一种全然的接受,清醒的接受,平静的接受和容纳,这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是顺适的还是忤逆的,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他都能全然接受和容纳,因为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依因傍缘的,如过眼烟云,片时消散,它没有永恒。

平常心是道心,三祖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无憎爱,洞然明白。”只有于平常日子中,常常用平常心,无憎无爱,无取无舍,也就是在平日里没有妄想,才能安于平凡简单的事情,所谓运水搬柴,无非是道。安心于种种平凡的世事,才能锻炼出一种不平凡的心境。用心于平常日子,才能于不平常的世事中,用上不平凡的心态,才能清醒的处世、待人,才能完成一段超宗逸格的人格品性。

只有修养出一段平常心,才能安于平常日子,才能体会到平常的滋味,才能如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才能如六祖大师的“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

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问: 阿弥陀佛!我想请教一下,怎么做好人生的收尾? ...

决定人生成败的85%是人格

西方学者经研究发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真正起作用...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就是,这一生,无论你过得得...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

学佛人是以后比现在好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有很多戒律,好像很不自由,生活又...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静中有工夫,动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福在每一天

有人认为福者,即富也,有钱就是福。富字宝盖头下那部...

反观深究心佛一如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处处埋怨

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

慧律法师《慈、悲、喜、舍》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

心为万行之本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夏天不宜做这十件事

1、不宜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夏天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