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教劝我们不杀生的四个意义

2011/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劝我们不要杀生,其意义有四种:

一、杀生害命,罪业深重,不能入佛门解脱之道。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慈悲心。

三、众生皆为过去生中父母,亲戚朋友,因此带来因果循环故。

四、悉具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不可杀,依佛的境界观看一切众生,将来都可成佛。

菩萨戒云:“当知汝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基于这四点,佛教是主张不杀生的,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弘一大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

放生的三个意义

从整个人类的利益,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来看,放...

鹦鹉吞珠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胎儿断送生命,母亲断送健康

前言 根据国内最近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堕过胎的妇女很...

【推荐】100道简单易学的素菜(图片版)

100道简单易学的素菜...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权力和金钱,这两个东西困住了自己

我年纪大了,直话直讲,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不在...

为何有人从来不用看病,有人却天天吃药

看看我们周围,有些人从来没有打过针,从来不用看病;...

念佛,要念念都是佛

念佛,说起来简单,但要把一句佛号念好,那就不容易了...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

我们天生的那种抱怨、指责、批判的习性,是一种疾病。...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

人生十不如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

放生与救济贫苦患难者哪个重要

原文: 鳏寡孤独,贫穷患难,所在皆有,何不周济。而乃...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从改变自己开始

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