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命运的好坏是如何产生的

2011/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人说:“胎儿一旦离开母体,呱呱落地之时,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所谓“一朝落地命安排。”相命学家就根据这个出生的时刻,作出种种命运预言。一生的幸运与不幸,就完全*命运的主宰所赐予。而世人的贫*富贵之间,往往相差太远,如此而论,命运之神的赐予,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运途阻滞的人,往往会仰问上苍:“为什么他人青云直上、东成西就;而我却如此多滞多磨?”

婚姻失意的人在辗转不寐之时;亦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他人夫唱妇随、白头偕老,而我会遭受到抛弃?”

病魔缠身的人,在痛苦呻吟之际,或见到他人身壮力健之时,亦会暗中自问:“为什么他人健康长寿,而我却遭受疾苦之厄?”

甚至有人打开报纸,看到意外丧生的新闻,亦会在叹息之余,喃喃自问:“为什么他会遭到上天如此不幸的安排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般相命学家都会用阴阳五行来解释:“这是出生的八字命理某某运,某某部位的不好所致。”

但是,有没有人再深入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生出来就会八字好,有人生出来就八字坏?命运的主宰真的这样不公平吗?”

要深入彻底地研究这种“宿命’的根本渊源,就必须明白佛学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与“宿命”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宿命论”是以“因”和“果”的法则作为基础的。“三世因果”是唯一可以透过今世出生之前的时空,清楚地明了到一个很重要的循环过程——即是今世出生之前的“因”,与出生之后的“果’,这种“因”和“果”的循环往今后推而远之,形成“过去”(前世)——“现在”(今世)——“未来”(后世),如此三世的循环规律,而改善命运的唯一可行方法亦是以这个循环规律作为根本依据。

佛教的《因果经》有四句最具原则性的经文: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里,对因果循环有较详细的著述。以下摘录数段并译其大意来阐述种种因果的报应:

世有男子女人,心怀恶毒,持刀执杖,杀害生命,无悲悯心,不生惭愧,或自手杀,或教他人杀,同造恶业,同招苦报。待命终时,下堕地狱,受地狱苦刑,地狱报尽,纵得出生为人,亦寿命短促,或则生来多病无日无时能享安乐。由杀命之因,得短寿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心无恶毒,不持刀杖,不杀生命,具悲悯心,有大惭愧,待命终后,享天堂福,天堂报尽,来生人间,亦享长寿。由不杀命之因,得长寿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时用杖木瓦石掷打生物,或损伤触恼他人。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出生为人,诸多疾病缠身。由损伤恼害生物之因,得多病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常起忿恨嗔怒之心,生诸过失。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出生为人,相貌丑陋。由忿怒憎恨之因,得丑陋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若见他人得到利益,或听到他人有称意之事,即利用自己的方便阻碍他人,不令他得。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出生为人,凡所求望,皆不如意,甚多阻滞。由阻碍他人利益之因,得运程阻滞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于他所应尊重者,而不尊重。所应恭敬者,而不恭敬。所应供养者,而不供养。常起傲慢自高之心。待命终时,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出生为人,亦生来下贱,不受尊贵。由傲慢自高之因,得下贱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于他人所应尊重者,即起尊重。所应恭敬者,即起恭敬,所应供养者,即乐于供养,不起傲慢自高之心。待命终后,享天堂福,天堂报尽,来生人间,亦受尊贵。由尊重恭敬他人之因,得受尊贵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其心悭吝,不愿以金钱物质救济他人之穷困,亦不愿施赠医药给贫病之人。或常起贪心,占用他人财物。待命终后,受地狱苦,地狱报尽,纵得为人,亦贫穷困乏。由悭吝贪心之因,得贫穷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心不悭吝,常以金钱衣物救济他人,或常以医药施赠贫病,不起贪心,不占用他人财物。待命终后,享天堂福,天堂报尽,来生人间,富贵自在。由不悭不贪之因,得富贵之果。

以上是摘译经文的数段大意而已。由此可知,善恶因果报应的原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杀害生命者短寿,贪心悭吝者贫穷。不尊重他人,所得的果报是下贱。损伤了生物,得到的是多病。阻碍了他人的利益,自己得到的是阻滞。因果的报应是很公平的,而且都自作自受。

此外,因果报应的循环规律尚有很多复杂的部分,例如冤冤相报是复仇性的循环,答恩谢德是报恩性的循环等等。更有不少循环是“现世报”,今世所作的善或恶,今世就报应。亦有些隔二三世之后才报应的循环。这要视各人原有的积善或积恶之多少来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生为什么不能十全十美

经云:财富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长寿从慈悲中...

如何不让种下的恶因产生果报

我们如果了解了改变因果的原理,就可以知道如何做才能...

邪淫的果报

邪淫指与自己的配偶以外的人的性行为、手淫、阅读或散...

努力工作为何就是赚不到钱

偷盗的情况,严重的话来生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古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

圣严法师《勤修三学,可免劫数》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 因果是可以改变...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

年轻时造了很多增长业,现在要如何补救

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 前面的八个是就着造业...

最不称职的御医

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善护口业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

诸佛为何选择在人间而非天界成佛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过一则公案帝释天供养释尊时,...

业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业是因缘生吗?本性是空吗? 大安法师答:...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

慧律法师《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

不要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