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净界法师  2011/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临终的正念非常重要。你今天不是要求增上生,当然你有善业,来生会依止善业去得增上生。但是你净土宗的人很强调你一定要在临终生起对弥陀皈依的正念,因为净土法门是感应道交,你完全靠善业的力量不可能往生的,那是他力的摄受。既然讲他力摄受,就不是单方面的。阿弥陀佛把手伸出来,你也得把手伸出来,你的正念,弥陀的本愿,两个合在一起。那么一个正常的人,你临终的器官的切除,诸位要知道,临终的器官的切除不是死亡以后,而是生命波动还在的时候,因为那死掉了的器官就没有用了。你看《印光大师文钞》,连搬动都不可以了,何况是用刀子去割呢?

所以净土宗认为,我们今天利益众生不在一时,就是我到净土去,我回入娑婆,那个时候你是法身菩萨,到时候不用说临命终,我现在都可以把身体给你。当然这是个人的思考问题,你对来生的规划,如果要到净土去,那么器官的捐赠可能要慎重,因为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当然你不求生净土,那器官捐赠就是你的选择了,也是一个方法。如果一个人,我在想这个问题,这个人一生造了很多罪业,也没什么善业,他平常没起过什么好的念头,让他生起正念也很难,这个人鼓励他器官捐赠很重要,因为器官捐赠是布施嘛!他临终的时候,诶,我把这个器官布施,意念这个“舍”、施舍,他还会意念这个布施生到善处去。

但是如果你有志于求生净土,这件事情你要慎重,因为你切下去以后,你没有讲话的余地,你话讲不出来,可能会坏事,所以这件事情大家应该要慎重考虑。就是你的成佛之道应该怎么走,什么事该先做,再做第二件什么事,你自己要有规划。我先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然后再怎么怎么。佛法都一定先发愿,不是横冲直撞,佛法的善法都是以般若的智慧为主导,没有一件事情是横冲直撞能够成就的,都是先智慧的抉择,发愿,然后再付诸行动。所以我们坦白说,也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你是知道这就是你要的,这是你规划的,那你就心甘情愿地走下去。

但是我总是觉得有些人,台湾也是这样,就是你要人家器官捐赠,你要把事情讲清楚,你不能含糊笼统的带过,然后他产生错误的判断,结果他临终的时候后悔。就是说,你临终捐赠器官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优点、缺点,你应该很真实的让对方知道,因为他有权力去知道,他做这个判断是不是他真的要的。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你临终捐赠器官,对你临终生起善念会比较困难,肯定会有困难。当然那是一个善法,但是对你的正念,从这个净土的学习来看,你的身体被切割,你要生起清净的念头,会比一般人困难。所以你可以想想看,你该怎么做。但是你有权力知道真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问: 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问: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问: 佛教对安乐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师答: 安乐死说...

如何看待《无量寿经》会集本

《佛说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曾被翻译过多次。现存五个...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

为何你要甘受轮回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取之不尽的二枚金币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常随弟子有千二百...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吃素减少毒素的吸收

素食者都相信素食的好处是会使人健康、聪明、苗条,这...

【推荐】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

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

在《厚道》中,星云大师讲做人做事成功的一些基本准则...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宣化上人:毁谤三宝罪不轻

怎么叫毁谤三宝呢?我们信佛的人,切记不要犯这种的罪...

一边念佛一边追剧,这样是没用的

念佛就要时时刻刻心中要有佛,用这个声音先摄住我们的...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

从细节做起,不要留下遗憾

谁都知道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生命的必然过程,谁都懂...

相由心生可以实例证明

现在我们知道了,外界其实跟我们晚上做的梦,梦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