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大安法师  2011/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往生是万修万人去。请问有何依据,能否详细开示一下?

大安法师答: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一定不要遗落其前提,即是具足信愿持名,乃万修万人去。不具足信愿,浮泛念佛,即万修一二去,甚或万修无人去。是故,净土经论,历代祖师弘教撰述,苦口婆心,重重劝勉,无非令众生破疑生信,成办往生大事。

万修万人去乃阿弥陀佛的大愿传达信息:阿弥陀佛度尽十方一切众生,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彼国,乃至十念,悉皆往生,如果仍有念佛众生不能往生的话,法藏菩萨发誓便不成佛。现在法藏菩萨已然成佛,说明十方一切念佛众生都能往生。即若已愿则已生、若今愿则今生、若当愿则当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如天普盖,似地均擎,大造之中,不遗一物。

只要具足信愿,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出自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谓:行人参禅未能明心见性,然具足信愿念佛,如是所有人修念佛法门,所有人都能蒙阿弥陀佛愿力摄受,往生到极乐净土。到彼土莲华开敷觐见阿弥陀佛,即能悟证无生法忍,即能大彻大悟。永明大师是禅宗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同时也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有弥陀古佛再来之传闻。印光大师对这个四料简推崇为“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诚为千古不刊之定论。不仅现今众生信愿持名是万修万人去,乃至到刀兵劫的时候,众生只要能信愿念佛,照样可以万修万人去。

阿弥陀佛的大愿是超越时空的,大悲悯念众生,如母忆子。只要众生有一念回归极乐故园之信愿,阿弥陀佛便会摄受不舍。这是佛言祖语给我们的一种铁的印证,真实不虚,慈悲之极。吾人千万不要去怀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

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

我们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名号的功德,简单的...

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一、念佛功夫与往生的关系: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梦参老和尚《弥陀心法》

错误的观念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

如何克服瞌睡的习气

问: 我整天瞌睡多,上早课都起不来,一天到晚看到床...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 译注) 《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抓住散念,时时念佛

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

星云大师《旅行出游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经常听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效医鞭伤

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

如何正确看待「烧高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一代高僧玄高法师:愿生恶世中度人出苦海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

看破,放下,觉悟

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