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道坚法师  2012/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为了永恒怀念佛陀,便制作了佛陀的形像以慰藉群生的心,让人们看见佛陀的形像便想起佛陀的高尚人格和他完美无瑕的教法,以警策自励,努力修行。佛教经典《般舟三昧经》、《道行般若经》等初期大乘经典中说,造立佛像是为了修习般舟三昧、观佛三昧的方便,通过观想佛陀,与佛合一,这是佛教实证的方法之一。因此,佛菩萨像不仅是单纯的偶像,主要是为佛教徒怀念佛陀,学习佛陀,成就像佛陀一样的圆满人格的修行法门。

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对自然界没有深入的认识,认为一切灾害都是来自于神灵的惩罚,于是对一切自然物都崇拜,特别是对附有非人格性、超自然力以及附有人性精灵并可发挥灵异能力的物体加以崇拜,如圣石崇拜、树木崇拜等等,之后再发展到祖先崇拜。到了文明社会的初期,视偶像为神灵的造型,偶像一旦制成,认为神灵便依附其上,而与神灵同样神圣。宗教发展到高度文明时,所尊崇的对象,则以人类形态为主。佛教就是高度文明的产物,它虽然创造出了许多佛菩萨形像,然其这些造像各自具有不同的表征,如佛像表觉悟的真理,观音表慈悲的法门,地藏表无尽的悲愿,普贤表对真理的实践等。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很快,自然界的变化有很多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佛教寺庙里的偶像,更多的是一种纪念与表征的意义。因为佛教一直主张众生能够成佛,关键还是在自己的愿力与修行,所以祖师才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有外在的形象都是助你修行取得成就的他力。

当我们知道了佛像崇拜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之后,你就会明白,佛像的崇拜虽然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佛教更加强调的是心中有佛,而且只有心中有佛时,才能做到按佛教的思想和教义理论去生活,否则,你仍然是“著相”,如同丢掉了根本,而去追随表相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

为什么佛陀要制戒?为什么这个戒是十方三世诸佛都要去...

大安法师: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问: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大安法...

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受果报,时时处处又不断在种因、在结...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

【推荐】烦恼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皈依佛门吗

有不少人虽然对佛法感兴趣,但因为担心自己的烦恼重、...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

毁谤某一个法门,其实是障碍你自己

在净土宗这一块,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对于利他这一块...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

无论如何也要选「往生净土」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

一生至少原谅三个人

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

要获取人心和敬仰需遵循以下法则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

与其做没意义的事,不如去救助一条生命

阿弥陀佛,对我个人而言,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放生,...

圣严法师《服务奉献种福培德》

过去有一位高僧,因为没有供养、也没有信徒,心中非常...

佛敕目连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诸菩萨、四众弟...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印光大师:念观音得益之法

●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