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知道「我」不存在才是看破

达真堪布  2012/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是我执我爱、自私自利;一切幸福快乐的根源是饶益众生。佛为什么让我们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这是佛心疼我们,慈悲我们。佛不会让我们受苦受累,而是让我们解脱。我们真把我放下了,不为自己、只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解脱了,就不用再感受轮回的痛苦了。现在我们活得多累,多痛苦啊,难道感觉不到吗?在轮回里感觉不到痛苦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身心得到自在,活得不累,不痛苦了,这叫解脱。把“我”放下了,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解脱。这是方法,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不是不让你为自己,是因为你不会为自己。谁不想解脱?你赚钱、争权都是为了解脱,而不是为了痛苦。你那么自私地去生活,再有钱,再有权也得不到解脱。

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让你的心量特别小,什么也容纳不了。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心胸打开了,什么都能容纳,这就是解脱。就是要放下我,要看破我,要知道“我”的不存在。

我们从小就知道有我,有“我”的执着,这是与生俱来的。看看那些小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不会做什么事情,但是舒服了知道笑;不舒服了知道哭,这就说明了他有人我执。他觉得“我”舒服就乐;他觉得“我”不舒服就哭。

我们不用怎么特意去想,就有一个我执,就知道有我。但是我们所认为的“我”,是单独一个“我”,而且是恒常不变的,从小到大,从生到死,觉得“我”是实有的,一直都存在,不知道是如幻如梦的。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一个我,你从哪里找到的这样一个自我?找不到!

一问我在哪里?都对着自己的身体说,“我”在这里。也没有想其他的,认为整个身体,包括心,包括精神就是我。但是肉体、精神,或者肉体和精神的综合体,都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这个我。

我们的肉体不是单独的一个部分。大概地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两只手,两只脚,头,胸,腹部,没有单独的一个东西。再一分,每个部分都不存在了。这么分会分成很多很多部分,没有单独的一个我。

精神不是物质,没有形状,不能直接分,但是我们可以用时间分。一年是十二个月,一分就没有单独的年了。一个月分成三十天,也没有单独的月了。一天分成二十四个小时;一个小时分成六十分钟;一分钟又可以分成很多刹那……这样分下去就没有了。一年、一个月、一个小时、一分钟,这都是一种概念,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今天我们心的状态和昨天的就不一样,现在和刚才也不一样,后一个刹那和前一个刹那也不一样。这样一看,我们的精神也没有单独一个,所以我们所认为的“我”也不是精神。

这样肉体也不是我,精神也不是我,肉体和精神的综合也不是我。我们所认为的“我”找不到了,就剩下一个概念了。

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也没有实有的我,就像很多配件组成的汽车一样。大概看形状觉得有汽车,一找也找不到汽车了。一个道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单独不变实有的“我”;别的东西,我们没有认为是我;别的地方,也找不到我。这叫性空。综合的“我”只是一种概念,这样我们所认为的“我”就找不到了。这么一想,这个我就不存在了,这叫“看破这个我”。

我们看破了我,才能放下“我”;你看不破的话,根本放不下。心里想“不存在,没有,空的……”也没有用啊!你也不知道是如何空的。我们现在观无我也是,仅仅是这么想,“我不存在,一切缘法都不存在,都是如幻如梦,都是空的”,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不知道”不是看破。通过各种逻辑,各种方法破我执,真正知道了“我”的不存在,这才是看破。

真正看破了才能放下;没有看破之前无法放下。我们这些学佛的人都会说“放下吧”,都会说“随缘吧”,都会说“不执着”,其实不懂什么叫放下,不懂什么叫随缘,不懂什么叫不执着。我们现在一说放下,都放弃了;一说随缘,都随便了;一说不执着,就什么也不认真了,不去想,不去做了。

你真正明白了这个“我”的不存在,真正知道了“我”是空的、假的、如幻如梦的,才能把“我”看淡了。你把“我”看淡了,才能放下这个“我”。你放下“我”了,才能真正为众生。你真正为众生了,才能得到解脱。

我们现在修加行,主要是通过金刚萨垛修法消业,通过曼茶罗修法积福。福报大了,业障小了,对上师有具足的信心了,自然而然就能悟到这些道理。证悟这些道理了,我们才能真正放下。证悟之前,通过各种逻辑也能说明一切缘法皆空这个道理,但这只是能了解一点,很难证悟。

刚才说的那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一分就没有了,这就是性空的道理。你认为太简单了是不是?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你悟不到。你慢慢的思考、分析,我们所认为的、单独的不变的实有的这个“我”,在哪里都找不到,在自己的身上也找不到,在其他的地方也找不到,这叫无我。就这么简单,但是很难证悟。我们有业障,就有很多烦恼,所以障碍了我们悟不到。

知道“我”不存在,就没有“我”了,就不掺杂这个“我”了。现在我们也发心,也发愿,但是想完全达到清净是很难的。什么叫清净的心、清净的愿?里面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掺杂这个“我”。清净心、清净愿的力量不可思议,都能实现。但是很多人的发心、发愿始终达不到效果,是什么原因?因为没有放下“我”,“我”在里面掺着,这叫私心杂念,所以不清净了,所以没有力量达不到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

无「我」让心灵不受到伤害

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

对善的执著是否也应该放弃

问: 您说因为执著爱情,我们才痛苦,放弃执著,痛苦...

学会过一种不执着的生活

每一个人总是在自己的感受里面生活,执着于自己心的感...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发现错误就是一种开悟

以前,密勒日巴的弟子们说:上师您肯定不是凡夫,肯定...

最大的冤亲债主

你的家人及伤害过你的人是你最大的冤亲债主,是与你最...

一切行为中都应当恭敬有礼貌

曾经,克珠杰和贾曹杰都是萨迦派的学者,他们有一次要...

专修与专念

我们都知道,念佛要专修专念,不能杂修杂念。真正的专...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妄想将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

人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因欲望驱使,就会引发与之相应的...

人的相貌是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

朝暮课诵的意义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

度化长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长者。有一天,佛陀到长者的家门口乞化...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

遇事能释怀 人生才自在

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

【推荐】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间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