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妙观察 善分别

2012/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妙观察 善分别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当时,园中还有长发梵志、裸形外道及一衣外道,七人身形都很高大。波斯匿王看到这些外道,便一一向外道们恭敬合掌地自我介绍。

佛问波斯匿王:‘大王,你为何对长发、裸形及一衣这些外道如此恭敬呢?’波斯匿王回答:‘世尊!他们是最殊胜难得的阿罗汉啊!’佛告诉波斯匿王:‘你无法知道他们的心靠在哪里,又怎能判断他们是不是阿罗汉呢?如果经过长期相处,仔细观察,才能够真正了解他们。而是否持戒清净,也唯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知道,愚痴之人就算和他们长久相处,也无法看清楚。再者,若是遇到他的父母、亲眷往生,也可从他们的反应中看出实际行持,如果没有这些因缘,是很难明白了解的。如果遇到困厄、危难,为人逼迫杀害众生或和女人行淫,还能够不犯戒,才知道他们的道心、修持非常坚定。修行的程度,必须透过每个因缘的逐步观察,才知道他们的梵行是否清净。再者,如果想知道他们是不是智者,一样需要有智慧才能够分别他们所说的真假!只有有智之人才可以在长期观察下,清楚明白地判断!’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欢喜赞叹:‘大智慧的世尊!如同佛所说,要长时间相处、观察,才能够知道是持戒清净、还是破戒之人。遇难缘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才知道他们是否道心坚固;听他们讲说议论,才能分别他们是凡是圣。这些要长久相处且有智者才能如实分别,愚痴之人是无法辨别,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妄下定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曾派遣使者至其他国家中,不但穿着当地服装,亦观察其风俗民情,经过八到十个月的时间,完成种种交代的事情回国后,这些使者的五欲烦恼和习气乃至行为,都和出使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并不会因为换了装扮而有不同,可见不能只凭相貌就妄作评断。由此得知,佛陀所说是真实不虚的道理!’波斯匿王又说:‘世尊!我虽已知这样的道理,但一看到他们的外相,还是会不懂得加以观察,立即恭敬起迎。’世尊便为大众说偈:

  ‘不以见色貌,而可观察知,

   若卒见人时,不可即便信。

   相貌似罗汉,实不摄诸根,

   形貌种种行,都不可分别。

   如似涂耳铛,亦复如涂钱,

   愚者谓是金,其内实是铜。

   如是诸人等,痴?无所知,

   外相似贤善,内心实毒恶。

   行时多将从,表于贤胜者。’

比丘们听闻佛的开示,欢喜赞叹,并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我们是否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明知道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却往往在眼根对色尘的一刹那就有了成见、有了偏见?因此,修行唯有远离分别取舍,不起贪爱、执着、冤憎,保持清楚明白的心,才能转识成智,如实了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在生活中感受和体会无常无我

当提起无常时,总会觉得离我们很远,有一些距离感,只...

【推荐】「无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处

昨夜梦中,任是富贵荣华、悲欣忧苦;清晨醒来,如幻如...

有我与无我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

能对治「我执」,你就不再苦了

1 执我唯增苦 佛教中最直接的认识,就是人的痛苦从大的...

将「自我」减轻消灭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燃烧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

蔗汁灌蔗

天下父母心天下做父母的人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儿女。可...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女儿的礼盒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嘉言录》

一 1.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

修行人失毁名声的六种行为

是故怙主龙树尊,于亲友书中宣说: 赌博看会与懈怠,饮...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佛弟子们都会问的27个问题

1、问:家人不支持,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师答:那是你...

用欢喜心看待人生的酸甜苦辣

许多人都感叹,现在的人的脾气越来越大了,因一点小事...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修行在声闻缘觉修法的时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

传喜法师:依教奉行是传递佛法最好的方法

请问修行是容易还是困难,是难还是易?难啊,不容易啊...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