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证严法师  2014/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易稍纵即逝。

苦修悟真理 庄严大欢喜

佛陀在世时,修行之初是修苦行,当他觉得这种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苦行,并不能体验究竟真理之后,便出了苦行林,到了尼连禅河边接受牧羊女供养羊奶,而刚好被五位陪他修行的侍者看到,认为他已经破戒,因此舍他而去,到波罗奈的鹿野苑修行。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后,他想应该先度当初陪他修苦行的五位侍者。佛陀知道他们在鹿野苑,便离开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前去寻找他们,由于路途非常遥远,在途中必须经过另一个国境,但是他还是起程。一路上,每个看见佛陀的人都生起欢喜心,因为佛陀具足庄严的相貌,让人见了如同于黑暗中见到光明一样。

其中,有位年轻人叫做无忧,是一位很富有的长者之子,他正好要去找朋友,在路上巧遇这位庄严的大觉者,心中也起了大欢喜心。他恭敬地向佛问道:「大尊者,您如何修行?为何让人一看就从心中生起欢喜心且不由自主地打从心底生起敬重之意,到底您怎么修法?」

不顾世俗应酬 法药调理慧命

佛陀就告诉他:「八正道法」,并简单地为他解说,无忧听了觉得像甘露灌顶一般又请问佛陀:「您现在要往哪里去?」佛陀告诉他即将要去的目地和用意,无忧听了也很高兴说:「好羡慕他们五位,因为我要去朋友家,否则就可以跟着听法,不过相信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跟随在您身边受教。」于是礼佛而去。

佛陀到鹿野苑为那五位侍者说法,而无忧到了朋友家相聚后与朋友言欢而别,并告诉朋友回家后要去找佛陀听法,可惜无忧离开朋友家后的第三天,就在半途生了场大病不治往生。佛陀知道这件事,说:「可惜!他能亲见如来见佛闻法,却无法真正体会人生无常之理,虽然佛法第一个施与的对象是他,却未能进入他的内心,转他的心轮。」

好的机会常常错失于一念间,若不好好寻找法药来调理慧命,只顾着世俗的应酬,就像无忧错失良机一般。时间可以累积而成就一切,端看是否能把握住,并且努力实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弘法利生永不停息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但在哪里死,...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证严法师:珍惜食物,挽救未来

全球各地频传粮荒,然而富裕地区的人们似乎毫无所觉,...

【推荐】身有生老病死;界有成住坏空

世间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若要人不死,先下死工夫

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 这是众生的通病,在...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白毯与骆驼皮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商人与罗刹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

【推荐】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巴马人长寿的原因

以前我们的生活虽然贫苦一些,要吃上点肉,那需要等到...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

能够长寿的不是富裕或条件优越的人

经常可以看到,能够长寿的不是那些生活富裕或者处于优...

菩萨十八重戒之毁灭正法

《集颂》: 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快乐的本质 网友: 快乐有很多种,但有的快乐延续的时...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