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少儿时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黄金时期

索达吉堪布  2016/0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少儿时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黄金时期

少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黄金时期,幼年时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将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佛教和科学都认为,1岁到13岁之间,是吸纳知识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外界的吸收能力相当强,所学的知识毕生难忘。

可塑性极强的儿童有如一张白纸,哪怕听父母讲一个故事,或者在学校中、生活中遇到一件事情,长大后仍能记忆犹新。而父母的责任就在于,怎样在这张白纸上描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因此,作为家长,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网络,而应尽量抽时间陪陪他,务必抓住这个时期,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果不在幼儿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思维模式定型后就很难转变,孩子们将来会去往何处,谁也无法预料。

有些人连父母也不会做,华智仁波切说过:“如果教授孩子杀生、偷盗等造作恶业,非但无利反而有害。”

古代有些教育理念,我们也不太赞叹。如《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说是王祥的继母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很想喝鱼汤。为了孝顺继母,王祥冬天卧在刺骨的厚冰上,想用身体融化冰块。他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把冰慢慢化开,红红的鲤鱼跳出来了。王祥满心欢喜,拿着鱼回家炖汤……其实佛教不主张以杀生的行为来尽孝,父母让孩子杀生也不是慈悲的教育。

在藏地,很多小孩会喊“妈妈”的时候,就已经会念观音心咒了,这种传统至今仍然存在。一般来讲,藏族人再怎么样恶,变成猎人也好、妓女也罢,内心中还是明白善恶终有报、前后世存在,这一点基本上不会有怀疑。其原因是什么呢?也是源于孩童时代的耳濡目染。

现在孩子们经常看电视、上网,尤其喜欢在网上玩一些虚幻游戏,这样整个孩童时代全都虚度了。如果此时荒废,将来在社会上变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

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七八个人把孩子当宝珠一样供奉,所有人都疼爱他,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成长,对将来并不一定有利。

我想,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眼睁睁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孩子的前途却日趋黯淡,甚至因为自己教育不当、宠溺无度,而使孩子的恶劣习气有增无减,以致慢慢走向歧途,最后滑向罪恶的深渊。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春天。一年只有一个春天,同样,一个孩子人生中只有一次机会,每一位父母都应善加把握、充分利用。

过了几年以后,我们这帮人就会离开人间,但这些孩子将成为社会的顶梁柱。倘若他们从小具有慈悲的理念,那他们利益众生、造福社会的发心,与那些长大后通过教育转变过来的人截然不同。

轮回的长河中,孩子的精神园地更需要浇灌智慧与慈悲的甘露。在人生的春天,与其给他们钱财和宠溺,不如给一个生生世世快乐的开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

父母们用「爱」毁掉孩子的生存能力

当我们爱子女不得其道的时候,就是不慈。真是误用了慈...

喂孩子吃肉是虐待小孩

前一阵子,善待动物组织在英国默瑟尔的广告牌上张贴了...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

学会接受和面对痛苦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痛苦。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痛苦中成...

人生四阶段的教育

前言: 我们关心教育的现况及未来的发展,故参酌古今...

免费为堕胎婴儿设立超度牌位

中华护生协会理事长--海涛法师: 各位,阿弥陀佛! 我...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

让我们生活变得有意义

人生就像读一本书一样,也是有尽头的,光阴飞逝,一晃...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

管住嘴就能抗衰老

想要比同龄人看上去年轻十岁,这几种 催老食品 千万别...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太虚大师:佛法原理与做人

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

喜欢嫉妒争斗,当心投生到阿修罗道

阿修罗,又名非天,是喜妒善战的神祗,因为他们总是与...

弘一大师:初发心者在家律要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