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神通本从自性来

宣化上人  2016/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神通本从自性来

六种神通分开来讲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神足通又名神境通,又名如意通。谈到天眼通,我们一样都是人,有的人和其他的人就不同,怎么不同法呢?他可以遍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阿那律尊者得到天眼通,他是天眼第一,他就是这样子。有天耳通,从人间到三千大千世界,这一切的音声他都可以听得见,天上一切的音声他也可以听得见。他心通,是你心里所想要做的事情,虽然没有说出来,他已经知道了。宿命通,是你前生所行所做,或善或恶,他都可以知道。神境通,就是方才所说的这个“神”──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叫神。

这个“神”和“妙”字,有少少的相似,所以有的时候说神妙莫测,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境,是这种境界;通,通达无碍,本来不通而通了。好像墙本来是有阻碍的,你把它捅出个窟窿来,这就通了。我们的无明障碍,把自性的光明都给障住了,你能用你的智慧剑,一剑把它穿通了,这也是通。

漏尽通,我们人为什么不能成佛,就因为漏了,我们人为什么不能做菩萨,也就因为漏。这个漏,说是漏到三界里来──漏到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里。这个漏,不但漏到三界去,更漏到九界去。什么叫九界呢?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九界的众生不成佛,就因为有漏,要是没有漏,就成佛了。这个漏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无明那儿来的。所以,你要是能破无明,就没有漏;破不了无明,就“漏无剩殆”,因此漏尽通的人是不易多得的。你要是没有漏,就了生死;你为什么不能了生死,就因为有漏;有所漏,像有漏的瓶子似的:你装上水,它漏了;再装上水,它还是漏了,总也存不住。你要是把这个漏没有了,那是漏尽通了。

说我们人本来并没有神通,就是指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没有神通。本来就是神通,在圣人的果位上来说,是本来就有神通的。凡夫没有神通,圣人有神通。圣人有神通,是不是从外边得来?不是,本来就有的。凡夫没有神通,是不是丢了?不是,也还在他的自性里边,不过他没有发觉到,没有把它找出来。所以,以为就是没有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说本来没有神通。

有神通和没有神通,这都没有什么重要。你不要以为有了神通,就是得道了,就是证果了,这与证果得道,差得远之又远。我们人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得到一点点,就以为:“哦!我这回发了财了!”得到一两金子,就以为发财了。人家有几万万两在那儿存着,都不以为意,还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你得到一两有什么不得了的呢?所以不要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中道自划”,是二乘的境界,不是大乘的菩萨根性。所以,不要以为有神通,就是很不得了。你有神通就认为自己不得了,那太小了,因你还有所执着,有所满足。“品”,就是这一类,和这个相同的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什么叫福德

什么叫福德?按着《书经》有一篇叫〈洪范〉;洪范有九...

供养哪种人得福最多?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问: 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呢?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真正的济贫

美国现在发起济贫运动,而我一到美国,就批评这一件事...

我真的信佛吗

算起来,接触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皈依、受五戒...

素食者比食肉者平均寿命高10岁

保加利亚天然生活方式推崇学者曾:要想健康,就要遵照...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一心四种净土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净土见解,是叫做一心四种净土。...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蚂蚁的力量

小小蚂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它们...

妙莲老和尚:念佛计数法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礼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

不要恶口骂人,也不要给别人取外号

在《百业经》中,有一个金色比丘尼的公案。 当年佛陀在...

【推荐】临终时所发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

死亡,那终将来临的一刻!那不知何时会来,也许随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