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2017/07/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对治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心毒。比随喜和谦虚心态更高境界的就是二利的心态,做一个修行人不能仅停留在谦虚和随喜这个层面上。因为,谦虚和随喜只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学习别人的长处,改变自己的心态而已。

人人都有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这样的心态,因为人人都不是完美以及圆满的,做事都会出现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情况。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情时,很容易不加思考地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

比如,从前在某个山寨里有一位寨主,带动了无数个强盗及土匪,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便跑到外面抢夺乃至偷盗。有一天,寨主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有位老人正在前面背个箱子走路。他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地将老人的东西抢过来。可是当他打开箱子的时候,才发现箱子里装满了药材,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寨主说话了:“你为什么没有带钱呢?”

老人回答:“这些都是值钱的东西,你要的话,送给你,很贵很贵。”

但寨主不懂医学,那些药材对他来说一分不值,寨主大声说:“我要的是钱,不是药,我的部下有几百个,他们需要吃的,喝的……”

老人抢过寨主的话头,说:“我下面有几千个人,他们得的是传染病,需要治疗,这些药材,对于他们来说,是救命的药物。你抢我的药材,可以换钱,能养几百个人。可是那边上千个得了传染病的人就会活活地病死。你这样只是利益了一方,但损害了另一方,你解救了一方的生活,但伤害了另一方的生命。该怎么选择,你自己看着办吧?”

老人心里一点也不惊恐,背起箱子就走出了茂密的森林。老人的几句话打动了寨主的心。他心中想:我打劫是为了养活身边的人,我认为自己是好人,所以天底下任何人都不如我。但今天看起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个不会做事的愚蠢人。

觉悟的寨主带着所有山里的人,跟着老人去救援病人,从此解散了土匪的组织,大家都下了山,照着老人的吩咐去做事了。

虽然寨主在所有人的眼里还是老大,但是他一心一意地跟随在老人后面学习做人做事。没过多久这些土匪就都变成了医生,四处去救助病人。这时老人就很高兴地告诉寨主:“你看,我们所做的事,既帮助了他人,同时也能够养家糊口,这就是利他利己。”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做任何事,能够想到利益别人的时候,你就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大善人,圆满了利他和利己二利之事,都可以用“圆满二利之人”来形容。

1932 年在我家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个村庄里有一位庄主,他是个有胆量的人。他不断扩大军队,加强武装。他经常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按天行道的。他保护村庄,在很多路口用军队来防卫,不让土匪和强盗随便行动,把土匪的家人都关起来,不让他们来往。庄主自己一家有八口,生活荣华富贵,和睦相处,大家都羡慕他一家八口。可是,天底下哪有永远不变的快乐和富裕呢?有一天,他家里来了几位陌生人,这些陌生人都是强盗以及当地有名的土匪。

庄主说:“你们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们,请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家人。”

土匪首领说:“我们不要东西,我们要的是你一家八口的命。”

庄主就说:“我们素不相识,为什么你们就要我家八口的命呢?我们之间无怨无仇,为何你们要我们的命呢?”

土匪首领说:“你自己想一想,你坐了庄主的位子之后,做了多少坏事,难道你忘记了吗?”

庄主就说:“我所作所为都对得起良心,从来没有伤害过你们。”

土匪首领说:“你的意思,我们当土匪都是自愿的吗?谁愿意当土匪?你愿意当土匪吗?”

庄主就说:“我是按天行道的,保护这个村庄是我的责任,你们当土匪与我家人没有关系。”

土匪首领说:“保护村庄是你的责任,我们也知道,我们也佩服你的行为,但你也没有必要非得让我们走投无路啊,你把我们害得可惨了。我们现在吃不饱,穿不暖,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了,这些你想过没有?你为什么不为我们着想呢?还有我问你,我们当了土匪,你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人都关起来呢?你保护了村庄的人,但伤害了我们这些走投无路的人和我们的家人。”那些土匪最后杀死了庄主一家八口。

这些说明了什么?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是有智慧与慈悲人的做法,更不是菩萨的行为,而是凡夫俗人的做法。实际上,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事,一般动物也会做,比如野狼为了养活自己的狼子,杀害其他的动物;老虎为了养活自己的虎子,杀害其他的动物……这些都是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行为。

作为一个智慧人,或者菩萨,必须要改变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思想和行为。不管是坏人,还是恶人,没有必要伤害他们,反而要去帮助他们,救度他们,改变他们,照顾他们,引导正路,那才是真正的善,也才是真正的佛法。

现在很多佛教徒违背佛的本意。比如,弘扬自己的宗派而打击其他的宗派,保护自己的教徒而伤害其他的教徒,夸奖自己的信徒而侮辱其他的信徒,这些都是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凡夫俗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是菩萨的行为和思想,绝对不是佛的本意。因此,我们要做到利益两方,圆满自利和利他,才能超越凡夫俗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变成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宣化上人:念《大悲咒》不受十五种恶死,得十五种善生

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

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拒绝眼前利益的智慧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大学刚毕业的上海小伙子,经营起...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问到,其实施食的前提就...

念阿弥陀佛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加持

念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比如横超...

造佛塔的功德

佛塔,亦称塔婆,浮图,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是佛教...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

站着被烧焦的鸟

1996年3月,一则极为感人的有关动物的新闻在全美播放:...

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

无你无我

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

心灵哲学小故事

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

夏天吃黄瓜的13个理由

夏季,在时蔬里,西红柿和黄瓜开始以鲜称霸,很多人喜...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

圣严法师: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

明旸法师、圆瑛法师念观音圣号救火记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为修复庙院工作的两位油漆工...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