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省庵大师  2018/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魔事。念佛却是依靠他力,所以有佛的护念,魔事不会出现,是这样吗?”

省庵大师说:“也对也不对。关于参禅念佛,说到难易,固然有自力和他力的分别。说到魔事,二者都不能避免。”

又问:“怎么讲?”

答:“魔事的出现,原因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

现今人走千里遥远的路,如果不按地图,又没有向导,再不熟悉道路的状况,冒然前进,我知道他难免有走错的可能了。

参禅念佛,就如行路,经教就如地图,善友就如向导,觉察的心就如熟悉道路的状况,虽然是两条路途,平易和艰险却不同,都不免有错误的可能。

参禅暂且不说,只说念佛。

有讨厌平坦而喜好奇特的,有舍弃直径追求迂回的,有两条路兼顾,两条路都走失的,有的把途中当家,把平地当高山的。这样的错误,不能都列出来,这是教理不明白的过失啊。

念佛法门,极圆满极快捷,最容易又最难,只在《阿弥陀经》中‘一心不乱’四个字。简单说,愚夫愚妇都可以做到,复杂说,大圣大贤也不能胜过现今初发心的行人。

或暂时得到轻安,自认为已达到事一心的,明白一点,又自认为达到理一心的;或大声念不往生,小声念还能往生的;或勇猛过分,精进超常,不知道心外没有佛,快速求证,不通达善巧方便,急切想舍弃身命,因而魔鬼进入身体,疯癫狂乱,都不觉知。这是善友没遇到的过失啊。

众生的生死,是以我见为本的,我见不除去,修行没有益处。但我见的生起,根深蒂固,那萌芽枝干,无处不在。所以,见地提高我见就提高,工夫增进我见也增进。若不时时检点,刻刻提醒,那我见就念念发生,心心增长,追随着修行人,到死也不离。所以,学人不虚心,自己就不觉察。不觉察,所以我见增长,稍有一点得利,就生憍慢心,讥嫌同学,诽谤行人,虽然有修行,终究成为魔事。这是自己不觉察的过失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省庵大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不注重福慧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问: 有些人也深信切愿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资粮的积...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忧道业勿忧贫

少年顷刻老还衰,须信无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原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穿肠毒药---酒

作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称为穿肠毒药,这种提法,不是...

学佛人的不同十种境界

学佛有不同十种境界,看自己是那种境界的人。十个境界...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

冤害他人得鲸鱼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阿罗汉目犍连以其神通力常去地狱...

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古人说,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就是说教育要从早、从小...

净土法门切忌唯功夫论

《要解》: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

不要埋怨业障,资粮就在当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

放生会刺激更多的养殖和捕捞吗

很多人对放生有这样一个疑问:市场需求量是固定的,按...

星云大师《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晚安! 这次佛学讲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