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证严法师:没有分别的爱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容易有妄想杂念;有了妄想杂念,行动往往会有错误,有时一念之差、一步之错就造成终身的遗憾。

学佛的人,心要有依靠,就要经常系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依靠、归命之意,将凡夫心归向于圣人的清净境界;时刻以归依为念,可以返妄归真,所以要常念佛。但是,念佛不光在口头上念,更要念佛的心,使佛心成为我们的心,将凡夫心换成佛心。人人的念心如有佛心,则时时刻刻看到的境界,都会是美好、祥和的境界——彼此相互扶持,处处充满了爱。看看外面的草木,随着岁月季节彼此循环相让。春天来了,大地草木就生长出茂盛的花叶;如夏天,就换成夏季的花朵盛开;秋冬也是一样。四季之间,连草木都能更替如仪,在该茂盛时茂盛,该落叶时就叶落纷纷。我们如果用心,就能体会这种无声的法则。

树木的茂盛与凋零就像人生的过程,可以启悟人生无常多变的真理。心静时,则一草一木无不是清净之境,无不是美好的世界。所以,要时时刻刻将心守于专一、无欲无争,多为人群奉献自己的力量。若能如此,就是最美好的人生。对人生奉献的大小,不在于年龄。有时童子的清净之心,反能无分别地奉献爱心,让人觉得纯真可爱。台中有两位小朋友,从小就常被委员妈妈带来见我,所以兄弟俩对于慈济的一切非常清楚。他们为了响应我所呼吁的大陆赈灾,小小年纪竟然拿出大毅力,和母亲约法三章:“一年内不吃糖果,请妈妈代捐一万元给师公救人。”

然而,有一位教授和我见面时,特地问起:“你为什么要去救大陆的水灾?”他讲了许多理由反对我去救灾。我告诉他,台湾的贫病者,只要我们知道的,都会尽力照顾;而且,我们的社会较富足,人情温暖,政府也设有社会服务机构,还有其他慈善机构会关心贫病者。而大陆则不同,尤其乡村偏僻地方的人民,普遍过着穷困的生活,他们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再说,大陆地面辽阔,即使有爱心的人士想济助贫困的人,也不知如何察访?因缘俱缺,他们真的很缺乏获得济助的因缘。我们生活富足,若能把不致影响生活的力量奉献出来,将这股爱的力量汇集起来,到那里就能为二十多个乡镇的灾民盖间简单的房子,帮他们复耕、重建家园。

我解释了好久,那位教授还是不能打开心结。学识渊博的学者反对我救灾,而五岁、七岁的孩童却各拿一万元来救灾,这其中的差异,只因为在稚子单纯的心念中,“爱是没有分别的”——救援没饭吃、没衣穿、没得住的人,是很自然的事啊!

学佛,要学得真正的“慈悲喜舍”,佛陀不忍众生受苦,学佛者也应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两位夫妻的两种结果

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先生的职业是相同的,都为领导开...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

以虚幻为实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

玫瑰与乞丐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玫瑰花之后,就...

认定你这个朋友

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

如何测度慧命有否成长

问: 若要测度自己的慧命有否成长,是否可以「本来是...

证严法师:要看「透彻」,不要「看破」

常听人说:我看破了!其实遭遇困难时,应该将问题看透...

破除人我天下亲

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

证严法师与弟子的对答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从无明大梦中觉醒

何为无明 到寺院里来,就是要让自己觉悟,圆满的觉悟,...

为何有人从来不用看病,有人却天天吃药

看看我们周围,有些人从来没有打过针,从来不用看病;...

中峰国师念佛文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诸佛,正此心佛。 六道众生,...

星云大师《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百岁佛学大师的养生窍诀

松原泰道(1907-2009)是日本的佛学大师,生于1907年。...

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现在汉地的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佛教徒,为亡人做的事...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发隐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慈悲广大,虽已成等正觉,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