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白昼举烛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古时候有一位梵志,通达多种经典,很有学识,是位颇具智慧的道人。因而他很自负,以为天下没他不知的事了。梵志为了证明自己的博学智慧,便游历各国,遍求对手较量。结果,很长时间以来竟没碰到一位真正的敌手。

一日,梵志来到一座城池中,大白天里手中举着火炬行走在大街之上。城中的人们都觉得是件怪事,便问梵志:

“你为什么白昼之时还举炬而行呀?”

梵志傲慢地回答:“皆因世人愚冥无智,没有见识,所以才高擎火炬来为世人照亮人生之路。”

一时间,人们被梵志的大话震慑住了,没人能够反驳他。梵志便继续趾高气扬地在灿烂的阳光之下高举着火炬向前行走。

这时,佛正在美音精舍广说大法,遥知这位梵志很有宿世的福德,应该得到指点而获教化。但现在他却自以为道业高深并盲目地炫耀,不明世间福祸无常之理,若任其如此下去,必将堕落到泰山地狱之中,到那时,要想出离非得历经数劫才行。于是,佛便变化成一位贤者来到市上,找了一处茶肆坐下来,悠闲地品茗。看到举着火炬的梵志走过来,贤者便招呼他过来坐坐。贤者问梵志为何白昼举炬,梵志说:

“世人愚黯,缺少智慧之光,故而执炬照耀世人。”贤者又问梵志:“经典之中讲到过四明法,道人可知吗?”

只这一问梵志就被问住了,这还是他自周游以来头一次被问倒呢,只好回答说:“不知。”

贤者说:“那么就请仔细听着。第一要明晓天文地理及四时变化;第二要明晓星宿的分别及五行阴阳与人生世事的天人关系;第三要明晓治国安邦教化百姓之理;第四要明晓调兵遣将守护国家之道。卿为梵志,是修道之人,志为他人开示光明,而自己却为何有这么多的不明呢?”

梵志这时翻然悔悟,惭愧地丢弃了火炬,叉手向贤者施礼。

佛知道了梵志的心思,便还现了本身,呈现出极大光明。既而对梵志说:“如果多少有了一些见闻,便自傲自大,那就犹如盲人执炬而行,虽然为旁人照了亮,自己却依然不明。像你这样白昼举炬走在大街上,其实比盲人还有过之,是最看不到光明的人了。”

梵志当即请求佛接受他,受戒做一名佛门弟子。从此勤奋修习,止息了狂妄意念,得到了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谦恭价值观箴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好名产生的障碍

美貌会贪著,紧接著很多方面都会贪著,比方说长得很帅...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

证严法师: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贫穷而能行布施,上天降给他的福报就非常大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

一切皆是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

鸡蛋真的很有营养吗

很多人认为鸡蛋是人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每天都要进补...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佛虽广受一切供养,但心中无增减

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在竺叉尸罗国的博罗吁罗村...

优填王与吉星女

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

不要老回头看过去的痛苦

要谈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从心调整对环境的...

布施就能够获得幸福

当你不再对他人进行任何要求时,你获得的是内心的自由...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

贪小失大

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一国的领袖,富有四海。下至贩...

夫妻之间的真情真爱

晏子德才兼备,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