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王祜植槐

2012/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专喜扶危济困,救人利世。他有三件大阴德,自己知道子孙必好,在院中栽了三棵槐树说道:“吾子孙必为三公,这三棵树就是个标帜呢。”他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名旦。自幼就沉默好学,果然做到三公,就是有名的王文正公。

王旦做平江县(即今苏州吴县)令时,那县衙门里,以前常被鬼怪闹得不安,及至王旦将到的前一天,看守衙门的人夜间听见鬼怪说道:“宰相要来了,我们避开吧。”从此以后,平江县衙门便不闹鬼了,可见鬼怕正人,是不错的。

王旦做了十几年宰相,家里却没有钱,到了病重将死,皇帝赐他五千两银子,他还不受。及至皇帝二次使人抬了银子送去,他已死了。临死。命人剃去头发,现作僧相,以僧服大殓。他平时孝父母,敬兄嫂,爱弟妹,衣服饮食都很俭朴,就是家人故意拿坏的东西给他吃,他也不生气。他夫人曾两次试他,他只推说今天不想吃饭,绝不责罚人。他早年便入莲宗七祖省常法师念佛社,一生道德功业,都从般若正智中流出,已经到了无我相的地位了。

王氏七世持不杀戒,至文正公(旦)的曾孙,名古,字敏仲,参禅有得,忽然堕在空无一边,想破不杀戒,被小法华禅师呵斥;乃发愿放生命一百万,求忏己罪。此归心净土,著《直指净土决疑论》;临终见佛来迎,生品很高。

王氏称三槐堂,人所共知,但是三槐堂这一个名称,所代表的意义,却因时代久远,已不太清楚了。实则,这一个名称,很可以代表我国文化精神。古人信道之笃,见道之明,对于善恶因果,看得丝毫不错,简直同前知一般。《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以至诚便是至明。王氏积德二百余年,累代戒杀奉佛,累代为宋名臣,论爵位功业,要数文正公,当时连契丹西夏都敬服他。论修持功夫,恐怕王敏仲为更深,所以文正临终现僧相,敏仲却生净土。但这是据击败而言。古今名人多有大权菩萨示现,文正之本、也殊不易测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

真正的贤人君子,不设机心城府

真正的贤人君子一定会真诚待人,不用机心,不设城府。...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中有许多年青人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

人格的成功

人格如金,纯度越高,品位越高。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

富裕国家的节俭美德

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被世...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

早期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绝不是培养神童。教育,不...

新世纪,新伦理

提起道德伦理,也许国人会有些逆反。的确,我们已经接...

「家」也是旅店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

无畏布施的太子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由于他治国有方,因此国家昌...

无处青山不道场

赵州禅师(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号从谂。他幼年...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三 蒙光触身获益愿: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

海涛法师:念佛法要

1.布施为六度之首,劝人念佛为万行之先,病危者尤易化...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持戒破除四种「障」

破烦恼障: 戒如金刚,持戒可以破坏烦恼,而不被烦恼...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传喜法师:放生的殊胜

从小喜爱小动物,同情不幸遭遇,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看...

生气憋闷是形成肿瘤的快捷方式

憋出来的大疙瘩 我在临床中体会到,很多癌症病人是因...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