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发世俗菩提心的要点

达真堪布  2012/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胜义谛菩提心,一种是世俗谛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就是无我、空性的智慧,这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才有的发心。一地以下,在资粮道和加行道,只有世俗菩提心,即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发世俗菩提心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去掉对世间的贪恋,否则连声闻和缘觉的果位都无法获得,只能在六道轮回里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若还没有放下对世间的贪着,不可能解脱。什么叫解脱?永远没有烦恼,永远没有痛苦,这叫解脱。

站在佛菩萨的境界里看,一切都是清净的、圆满的。但是站在凡夫的境界里看,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虚假的、不净的、痛苦的。涅槃是佛菩萨的境界,轮回是凡夫的境界。你对无常的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这叫看破,这个时候才能放得下。

放下对世间的贪恋,是不是此后就不能生活、不能工作,要放弃一切了?不是。放下是要放下心态,不是要放下行为,不是要放下世间的东西。你真正看破放下的时候,不用放弃一个人,不用放弃一件事。到那个时候,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还用放弃吗?

佛讲二谛双运,不放弃是世俗谛,就是缘起;放下是胜义谛,就是性空。缘起和性空二谛是双运的,也就是一体的。放下、不放弃是一体的。放下了,就不会放弃;放弃了,就没有放下。一切都随缘而做,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相聚和分离都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所以一切都要随缘,这也是放下。

放下贪着,因为是它们在障碍你幸福,障碍你快乐。工作、家庭、孩子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幸福?为什么还不快乐呢?就是因为有贪欲、贪恋,所以永远不会有幸福快乐的时候。凡夫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根本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幸福快乐,所感受到的幸福快乐根本不是真正的幸福快乐。

若是要从内心里放下,就要闻思修佛讲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这些道理。你真正明白了诸行无常,明白了属于世间的、属于轮回的都是有漏的,有漏的都是苦的,对这些道理彻底有感受和体会时,才不会贪恋世间,这是放下。

第二、必须要放下自私自利。声闻缘觉看破了世间,放下了世间,但是他们没有看破自我,没有放下自私,是为自己求解脱的,所以断证功德没有圆满,最终只是获得了罗汉和独觉佛的果位;他们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还没有圆满,所以不能度化众生。

现在有的人一讲极乐世界的功德,贪心就生起来了:“人间太苦了,我要去极乐世界,再也不回来了。”就想自己享受极乐世界的福报,没想众生;一说佛神通广大无碍,佛智慧圆满、功德圆满,贪心又生起来了:“这好啊,我要有神通神变,我要有智慧福报,我要成佛。”这都是私心。

自私自利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如果有自私自利,放不下自我,为了自己求生净土,为了自己成就佛果,断证功德不会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不会圆满,只能得到寂灭的果。断证功德没有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没有圆满,就无法度化众生。你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才能放下自私自利,这时你才有真正的利他心。“我不能为自己求解脱、求成佛,我要为众生求解脱、求成佛!”这是愿菩提心。为了实现“为众生求解脱、求成佛”的愿望,我要闻思修行,要修持六度万行这些菩萨的学处,这个决心是行菩提心。通过修行最后真正证得了无我和空性智慧的时候,才是胜义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发菩提心皈依三宝》

新的一年大家要有新的愿望,佛教讲「愿」,什么叫愿?...

蜘蛛之丝

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

宣化上人:戒律的根本

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

逆境中如何坚持菩提心

我们行持菩萨道的时候,要全力以赴让众生生欢喜心,让...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工作很忙没时间修行怎么办

问: 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

做生意切莫使用欺骗的手段

如果大肆享用通过一些欺骗的手段、比较恶劣的行为所得...

做早晚课有杂念要怎么办

问: 做早晚课的时候总是有杂念,如何克制杂念? 达真...

你还在害怕变化吗

一切法都在刹那刹那当中生灭。我们认为小时候的我、现...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惊险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

念佛能助一切事业得易成就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宣化上人:种恶因,结恶果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因果报应,自己造哪种业,就要受...

一毛钱的慈悲

曲吉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高贵的女人。 一篇文章中写道:...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

富楼那-说法第一

满慈子的名号 做大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修道解脱生死...

海涛法师:我们需要培福的对象

我们不论是遇到厌恶的人、贫民、达官贵人或者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