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宁与君子结怨,莫与小人结亲

索达吉堪布  2013/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宁与君子结怨,莫与小人结亲

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既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如今,道貌岸然的狡猾者特别多。他们为了获得一些利益,比如钱财、名声、权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救度天下苍生,为了人们的幸福安乐……乍听之下,定会为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所感动,但落到实处时,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非但未曾利益别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这种人常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既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关于这样的狡猾者,古往今来特别多:

古印度有一个憨直老实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个金瓶,却不知其价值,于是向旁人询问。一个狡猾的人对他说:“这是金瓶,价格昂贵。我们应该共同拥有它,因为找到金瓶的是你,而发现价值的是我,所以我也有权利享用。”

憨者觉得有理,便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商量把金瓶埋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需要时一起来取。

事后,狡猾者心生一计,为独吞金瓶而将其转移到别处。过了一段时间,他邀憨者同去挖取金瓶,却不见金瓶踪迹。

狡猾者先发制人,对目瞪口呆的憨者大吼:“一定是你把金瓶偷走了。”

见对方吓得愣在那里,狡猾者于是顺水推舟,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唉,算了!只怪我们运气不好,金瓶可能是长翅膀飞走了,自认倒霉吧。”

憨者缓过神来,并未按狡猾者制定的“套路”走,突然大声说道:“我绝对没偷!否则,当初就不会答应与你共享,肯定是你偷了。”

狡猾者一见此招不灵,又使出第二招:“你不承认的话,我们可请国王决断,弄不好可要坐牢啊!”

狡猾者想以“国王”和“坐牢”来威胁对方,凭自己的小聪明和能言善辩获胜。但憨者心胸坦荡,毫无惧色,一口就答应了。

到了国王处,狡猾者抢先陈述经过,并一口咬定是憨者偷了金瓶。

幸好国王是位明君,他说:“你的理由不够充分,我要调查核实。”

狡猾者又说:“我有一个好主意,不如明天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去埋金瓶的地方询问土地神。”国王同意了。

狡猾者回到家中,唆使父亲假扮土地神。第二天一早,父子俩到了藏金瓶的森林。儿子把父亲装进一截朽木,两头堵住,只留了一点供呼吸的缝隙。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去与国王等人会合,一起来到藏宝之地。

狡猾者说:“请土地老爷显灵,指明偷金瓶的人。”

此时,从朽木中传出了“土地神”的裁决:“是憨者偷的。”

国王觉得有些蹊跷,但默不作声。

憨者急了,用力推摇朽木:“你说是我偷的,可以把我烧死。但我认为你冤枉了我,所以决定先烧掉你。”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火石,捡来树叶枯枝,要烧这截朽木。

狡猾者见势不妙,急忙上前阻挡:“不能烧,否则要受惩罚。”

憨者一把推开他:“有什么不能烧的,烧了他之后就烧我。”

火焰盛燃,越来越旺,烟也熏进了木头里。“土地神”实在忍受不住了,大喊:“放我出来,我不是土地神。”

至此,狡猾者的阴谋完全失败,金瓶也回到了憨者手中。

可见,口是心非的狡猾者,常爱故弄玄虚、弄耍伎俩,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人不成反害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宁与君子结怨仇,也莫与小人结亲友。因为,即使与正直的君子结下了怨仇,但他们遇到对众生有利的事,也不会因为与你有矛盾就从中作梗,反而会尽力相助。但狡猾的小人却截然相反,且不说与其结怨会遭报复,就算与之结为亲友,也无法避免他们的暗算。

纵然你真心对他,但因其本性卑劣,也不会懂得知恩图报。即使你平时一直关心他,但只要偶尔发生一点小摩擦,他就会怀恨在心,一有机会,便会变本加厉地损害你。尤其当涉及切身利益时,他更加会不择手段。

因此,在与别人交往时,先观察他的人品非常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人一生的福报,都是这颗心感召来的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个老太太,刚好在一个百货公司...

莲花之友

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学佛人的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

如何对怨敌生悲悯心

我们所谓的怨敌等,其实都应该是我们悲悯的对境。我们...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星云大师《欢喜与融和》

国际佛光会各国地区会长、各位会员代表、各位贵宾:...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很多朋友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那是借口。人与人...

心善,在即生中也能感得很多果报

唐捐必需用品时,是蔑他人之所需, 恶业利刃轮自己,今...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

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嗔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净慧老和尚《善生经》讲记

《善生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因为它是专门针对在...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