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大智慧来自于一心

达真堪布  2013/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智慧来自于一心

有一心就会有定力,有定力就会生起大智慧,生起了大智慧,立刻会超越所有的违缘和障碍。

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佛法就有活法。现代人经常恐惧,就是因为把世间的事看得太重了。只有把物质看淡了,精神才能得到解脱。不要把一些事情看得太重了,随缘就行。

按世间法来讲,“计划没有变化快”;按佛法来讲,一切都是无常的。好在变,坏也在变,你心里要清楚,要有所准备。现在他对你笑容可掬,你心里要清楚,一定会变。他对你凶狠的时候,也不用害怕,不久也会变。有了无常与空性的见解,就能解脱。如果没有也不要害怕,忍一忍,一切都会过去。实在对治不了,就一心祈祷上师三宝。

有了智慧就能断除迷惑,断除烦恼,断除痛苦,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我们经常做不到。心里想的全是病了怎么办,老了怎么办,死了怎么办……顾虑重重,很难达到一心。心本身有力量,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散了,力量就散了。

真正能一心祈祷,所有的一切障碍都会过去。但是一心祈祷是很难的。现在我们也经常祈祷,但不是一心。唯有一心才有力量。一心就是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这是非常大的能量,也是我们所说的定力——定中生慧。有一心就会有定力,有定力就会生起大智慧,生起了大智慧,立刻就会超越所有的违缘和障碍。这是佛菩萨的力量,也是自心的力量。你的注意力能放在一个对境上,比如放在观音菩萨上,一心想着观音菩萨,念着观音菩萨,一心一意地将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一起,这个时候就能生起智慧。生起了智慧,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

我们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因...

净土易往,但秽土难离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有定力了,才能在对境中修

我经常强调,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但是首先...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

邪淫会带来三种严重的障碍

邪淫手淫会对人带来诸多的障碍,这些障碍都是可以感觉...

慈悲心是一个勇士需要做的

慈是真心地想给予众生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悲是真心地想...

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

修行,就是要把心态放正、放平。心放正了,一切都风平...

业力现前的时候,谁也拦不住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一...

达真堪布:在家务中修福报,用清净心断轮回

我们是大乘修行者,尤其我们是修大乘密法的,方便法门...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贫人变富豪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

降伏恶疾,就要先调治身心

坐禅,是调身调心。调身,就不犯杀盗淫;调心,就消灭...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问: 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

财富不是越多越好吗

问: 财富越多越好,即使自己用不完,放在那里对自己...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