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听闻随转修心要

净界法师  2014/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闻随转修心要

第一个「听闻」:闻所成慧

当然现在有一些文字的档案,但是从《楞严经》的观念来说,我们学习佛法,六根当中听闻的效果最好。听闻的效果比你自己看的效果更好,因为印象深刻;这个佛教在娑婆世界的流通,我们叫做“音声佛事”。佛法是把这些圣道放在音声当中,让我们经过听闻,就把这个音声的佛事转成我们心中的道。所以你刚开始六根当中是以听闻来当做一个根本。

第二个「随转」:就是思所成慧这个法义你听进去以后,你心中不断的思维,心随法义而转,去消化这个法义叫「随转」,产生一种思慧;这个思慧会产生一个胜利,坚定的理解。

第三个是「修心要」:

我们产生修慧,我们开始去修正,去对治我们内心的烦恼。这个「听闻随转修心要」是讲因地的修学;这以下讲到果地的功德。「少力即脱生死城」。我们能够掌握这样一个修学的心要,就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够解脱生死的痛苦。其实,外道也是有很重的出离心;凭良心讲,他们也很努力用功在修学,但是他们跟我们佛弟子最大的差别就是缺乏善巧,缺乏善巧慧;没有智慧的善巧。

比如说,他们的九十六种外道,《楞严经》讲到其中一个苦行外道。他也知道我们生命的痛苦是罪业产生的,但是他认为这个罪业是真实的,不能改变的;所以你要赶快离苦得乐;赶快把自己的业障清除,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苦行。因为它是真实的,你不能改变它的,那怎么办呢?那就躺在这个有刺的荆棘上面,或者泡在那个冰冷的水当中;或者是倒挂在树上。那么他的一个苦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快速地消除罪业。快速地成就安乐的涅盤。

当然我们佛法认为,这样子是不善巧的,因为你这个车子,它走错了方向,你把这个车子打坏了是没有用的。因为它是牛,牛车这个牛;前面那个牛有问题,你对这个车子,你打这个车子是没有用的。我们的身心世界有痛苦,跟色身没有关系,你折磨你的色身是没有用的,因为问题不在这个地方。你的问题是那个牛,牛要调整它的方向。

我们听闻随转修心要;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两个修学重点。

第一个:我们刚开始修学偏重在断恶。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假入空观。从因缘法的观察当中,知道它缘生无自性,当体即空。

第二个「亦名为假名」,那么当我们入了空以后,我们干什么呢?开始第二步,从空出假。大乘佛法是不能忽略了因缘的假相,因为他的假相有它的作用,比如说吃饭;饭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但是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个饭对我们色身的确有滋养的效果。所以大乘佛法也知道说,每一个因缘法当中,你只要善加利用,我们都可以积功累德。所以龙树菩萨说「亦名为假名」。所以菩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你不要忽略了因缘所产生的这种差别的作用。那么「亦名中道义」当你把真空跟因缘法加以平衡的时候,这个就是中道思想。

所以我们整个修学,不管是从假入空,或者从空出假,都是由「听闻」的引导而来的。佛法的修学,没有人说你一出家,两个眼睛一闭,你就知道怎么修行,没有这件事情。佛教是有传承的,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蕅益大师说,我们每一个人种树的目的,都是要得到水果。他说:“外道种树是有花无果。”花是表示因地。你看外道的苦行,什么花样都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方式都有,但是最后一个结果都没有,没有什么功德。无益的苦行。

小乘佛法呢?是一花一果。小乘佛法对因缘法,对波罗蜜没有兴趣;但是他专门修习无常、无我的智慧;成就偏空的涅盤。所以一个花结一个果。大乘佛法是多花多果。因地广修万行,在果地上成就万德庄严。而这样的一个关键点,都必须要「听闻」来作引导的。所有的修学都是从「听闻」来产生一个正确的修学。我们整个身、口、意的修学啊,是由「听闻」而产生随转而产生修心要。最后才成就解脱生死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结合科学以阐明佛理

忆于注经之初,曾拟广引最新科学成就,以为譬喻,或作...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推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那么,点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后,为...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问: 如何能达到妄念减轻的境界? 大安法师答: 你首...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

追求名利的同时,快乐只会越来越远

人生的际遇是由业果决定的,这一生有福无福,取决于过...

安忍他人的邪行

安忍,意为心能安守、承忍一切逆境违缘,对身心遭受的...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

挨打不如找打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佛经千万不能随便乱放

像我们凡夫,没受菩萨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

鱼贩与老和尚的故事

在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经很久了。但是...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宣化上人:业与情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

纵能名满天下,还能以此了生死否

光无状,自光绪七年离家,至今已五十年,依然故我。业...

如何对治内心不好的念头

问: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