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净界法师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固,可以,三个如果,因为你都不需要,你没有那个病,法门是治病的,你有那个病你就必须吃那个药,当然你没有那个病,你第一个你业障不重,那你就不需要忏悔了,人天乘对你就没有用了,你自然不会去造杀盗淫妄,这五戒你也不要守,心平何劳持戒。

你对人世间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情感,你也不需要思惟苦谛调伏爱取,这个药你也不需要了,你很自然安住真如,你就不需要修大乘安住空性。那你这五乘法门对你通通不需要,但是这个条件是:如果,这个成立的话。

如果你有这个病你不吃药,这个问题就麻烦了,因为它不会自己消失掉,那就看你的佛号冲得过去,冲不过去了,冲得过去冲不过去这不知道,因为临命终的时候充满变数,人的心是很复杂的一个东西,非常复杂,错综复杂。

佛陀,即便是佛陀,也只有到了你初地以后,他才给你授记说,你会怎么样,入了正定聚佛陀才给你授记的。你没有入正定聚之前,你明天会发生任何事情,连佛都说不准,真的,佛都说不准。如果你一定要往生的话,其实,你对自己要很了解,我看很多人对自己不见得了解,为什么,你很少打坐。

你看我们一个人很矛盾,我们对别人很了解,有没有觉得,你隔壁的是什么心态,你讲得清清楚楚,你可以讲一个小时,哇,这个人怎么样怎么样,但是你不了解你自己,这是问题,因为我们六根都是向外,所以你没有回光返照,你不了解自己就很麻烦,因为你遇不到圣人,就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你不需要了解自己,你拜文殊菩萨做师父,文殊菩萨说,你前面三年,给我老老实实的拜忏,后面三年给我修四念处,再后面你念佛就够啦,就其他都别看了,他把你的路都铺好了,你很幸运,生长在佛世,生长在圣人出世的地方。

但你到了末法时代,你还蒙着眼睛到处走的时候,就糟糕了,因为没有圣人出世,你又不了解你自己,那你学这个法门干什么呢,我就不知道了。你这没有医生,药你都乱吃,现在大家都乱吃药了,你不能凭感觉在修行。

佛陀没有说法,《金刚经》说的,就是说,这什么意思呢,你说佛陀有说法就谤佛。佛陀没有说法,那这个法怎么来的呢,佛陀是为应众生的需要而说的,这个很重要。是你有需要他才说的,所以这个法就没有自性,如果佛陀出世,他不管你有没有需要,他就讲一句话出来,这个法就有自性,它不必等待因缘,但事实上没有,每一句话都是你需要他才说的,所以佛陀没有说法。

好,从这个概念我们就知道,喔!这个法是用来治病的。诸位,你没有事的时候会吃感冒药吗?不会!对不对,所以怎么样为自己调配药,那就很重要了。我建议你每天,要有个打坐的功课,你就会慢慢了解自己。你那个心光,不要老是向外,偶尔把它调整一百八十度,看看你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它是怎么活动,它喜欢往哪里跑,它有一个轨道的。

其实我们内心里慢慢有它的一个轨道,它有习惯性的轨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人的内心的活动,它的确有习惯性的活动,每一个人不一样,你要把那个脉动抓出来,你就知道,你这个人问题在哪里,然后你就会减少很多的浪费时间。你就知道这个法,在这个法门当中,我们《佛法概要》讲很多,你就知道,喔!我需要的是这一块,这一块这个对我是急迫的。

所以当《佛法概要》学完以后,接下来就是你要了解自己,你怎么做取舍,这个就是诸位的工作。好,还有没有问题?理论上,我不知道诸位的根机,有些可能是圣人出世,也有可能,你越在末法时代出世,你的对治法门要越多,你会在这个时代,某种程度你是共业,越到末法时代,这个法越到末法时代的时候,众生的病越重的时候,你靠一句佛号就越不够。

诸位,你看看历代的净土宗的祖师,你会发觉有变化,你看早期的唐朝的时候,善导大师的净土的概念,它很简单,他叫你就一心归命就够啦,相信你是业障凡夫,你相信阿弥陀佛有无量功德,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善导大师讲来讲去,都在讲这个概念而已,一心归命,四个字而已,通身靠倒,那是什么时代,唐朝的时代,距离我们将近两千年。

唐朝过去了,宋朝,永明大师慢慢提出了,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当然他也同意,无禅有净土,他也同意,他提出两个概念。宋朝过去了,到了明朝的时候,就很少有祖师提到,只要一句佛号就好,很少。到了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就又提出了理观事修了。

祖师在演变一个法的时候,都不是随便的,他一定知道这个平均值,这个众生的平均值已经变化了,因为你这个佛法契理性跟契机性嘛,上契十方诸佛实相的道理,契理性不能变的。你不能说,啊,这个道理跟那个道理不一样!唐朝的道理跟宋朝的道理,跟我们现在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契机性就不一样了,在取舍。

诸位,你看看净土宗的十三代祖师,你比较一下你会发觉有一些变化,越到末法时代开的药就稍微多了,这到底说明了什么事情,你们要去想一想,就是前面的药已经不够用了,这药轻病重,早期开的药已经不符合后世人使用了。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历代祖师,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不断的要调整,如果说佛法没有契机性,那历代祖师通通不要了,有些人说,喔!看佛经就好了,这句话不对。

佛陀是原则性的开演,祖师呢,他是有时代背景,他会做微调,你这个时代,这个祖师在这个时代出现,他知道怎么调整你这个药方,要调整一下。看祖师的法是契机,看经典是契理,这两个都有需要。当然你也不能完全看祖师,蕅益大师说,你看看祖师也要看看佛陀,你至少了解佛世芳规,佛在世的时候是怎么教弟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大安法师:是「万修一二去」还是「万修万人去」

问: 有人说,往生净土是万修一二去,而东林法音说,...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比丘」有三种含义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

缘份的秘密

在人的一生中,屈指算来,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多...

念佛,要念念都是佛

念佛,说起来简单,但要把一句佛号念好,那就不容易了...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

佛教的根本胜义与修行的要径

要盖摩天大楼,必须有坚固的地基;要入汪洋大海,必先...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

喝水不忘打井人

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教导。因为...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中国古代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