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学诚法师  2016/04/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人起烦恼的时候,自己很难控制,谁离我们近就会伤害谁,犹如火一样。在世间,亲人离我们最近,所以我们的烦恼首当其冲就会影响他们。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内心有很多智慧、快乐,也是离得近的人先受到帮助。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一个人纵然付出得再多,如果烦恼深重,也会令周围的亲友远离,自己也得不到丝毫快乐,这是很悲哀的。家人要多关爱、赞美她,肯定她的付出,让她内心喜乐。若有机会帮助她和家人学习佛法,慢慢减轻烦恼,才是究竟解决之道。

人内心的状态像波浪一样起伏,烦恼盛的时候智慧就低,智慧生起时烦恼就弱。不能等到烦恼之势强盛的时候才想去改变,而是要在念头未生之时做功夫,平常就多熏习智慧,让自己内心光明的力量越来越强。

人的状态会有起伏,烦恼现行的时候,内心的智慧就被覆蔽了,吸收佛法的能力就变得很低。这个时候可以适当静一静,去打扫一下屋子,让心沉淀一下,但不能 “静”过头了,变成自我封闭,还需要靠同行善友对我们的帮助。与平时有缘、有信心的善友一起学习、承担,靠大家的状态把自己拉出低谷。

烦恼平时隐伏,遇到境界时则暴露出来,并不是有“两个自己”。修行正是要发现烦恼、对治烦恼,认识烦恼才是修行的开始。

我们的心有很多面,哪一面现起,就呈现出什么面貌。内心慈悲的一面出现时,就如菩萨;内心烦恼当道时,就很粗暴。所以,其实我们的心具足做佛菩萨的功能,只是烦恼太多,时时蒙蔽光明。就像天空一样,有时候湛蓝如洗,有时候尘埃漫天,每个人都需要治理内心的雾霾。

人烦恼的念头“剪不断,理还乱”,内心没有明利的慧剑能够斩断这些烦恼,就会越想越想不通,越陷越深。想要解脱,就要多去听闻、思维佛法,而不是纠缠烦恼。当我们的心去忆念佛法时,内心就是光明的,否则都是一团漆黑,想要搬空黑暗,怎么做得到呢?

担忧、烦恼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一切不过是妄想罢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以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总是在担心自己快不快乐的人,活得最不快乐;为他人付出而忘记自己苦乐的人,却收获了最大的快乐。

心大了,烦恼就小了。凡事看得宽些,看到全局、看得长远,不要只计较自己眼前一点利益得失,争利斗气;凡事不要执著,善识无常、深信因果,坦然接受现实,积极为未来种因。

对待烦恼,要靠思维来化解,不能去压抑。人都有烦恼,我们如果对自己的烦恼观照不清,再遇到他人的烦恼,就无力面对。只有多熏习佛法,不断增长内心觉照的力量,增长宗旨和信心,才能在境界面前保持心的平静;如果内心的智慧不够、力量不够,就没有办法转心。

佛法要去用、去实践,在具体的境界面前,面对烦恼与业力时去转心,这样才能体会到“法”,避免只学成文字。但初阶时,过于强猛的境界我们又承受不住,所以需要在一个师法友团队中学习。既互相策励,又互为境界,在共同学习、承担的过程中慢慢认识烦恼、调伏烦恼、深入佛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达真堪布:在打扫卫生中转念消业

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家不像个家,一...

人生苦乐无常,如何保持平常心呢

问: 人生境遇,苦乐无常,如何能保持平常心呢? 索达...

舍下一分,得一分自在

人生是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有一种悲伤来自于嫉妒

从前有一个大财主,他老年得子,只是这孩子从来是只会...

海涛法师:生活很痛苦怎么办

问: 请问生活很痛苦怎么办? 海涛法师答: 学佛,拜...

念念不被骄诳染

各位善知识,禅宗一法是心地法门,不可离开心地以外用...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希求解脱者,莫被名闻利养所缚

一、利养等无常: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

学会转变心态,幸福其实很简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人生的...

姨父与鸽子的故事

姨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几乎没有...

济群法师:如何消除我执与贪心

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

报恩的多少预知命运

一棵树的花果再好都离不开根的成就,所谓根深叶茂。根...

近代知识分子和净土信仰

中国的佛教史上,知识分子与佛学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议...

系心一缘,久习则成就

《大宝积经》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

持《金刚经》脖子被砍三刀竟无伤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禅师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诉他说...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现代经常有人说:生活压力太重!为什么会压力太重?怎...

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