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大安法师  2017/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即是全体一心,心包众德。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万名,皆此一名摄无不尽。专持者,众生学佛,亦有无量行法,今但持名一法,足以该之。以持名即是持此一心,心该百行。四谛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恒沙微尘一切行门,摄无不尽,故名守约。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里是把名号的功德,非常简洁但非常圆融地表达清楚了。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相好无量、辩才无量、神通无量等全体的无量功德,就在这句六字或四字的“弥陀名号”中了,当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就是念佛的无量功德。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而一切众生的心性之体也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全体一心。

这个一心是真常的佛心,是妙真如性,所以它包含着一切的功德—— “常、乐、我、净”这涅槃四德。

“常”就是超越了时间,无始无终;“乐”,是绝待的乐,远离了苦乐对待,远离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逼恼;“我”,主宰义,具有佛的八种自在我;离开了种种的烦恼污染,就叫“净”。

“本觉”就是我们的妙明体性;“始觉”就是出离烦恼缠缚的功德;“真如佛性”,不变易的叫真如,离过绝非为佛性;“菩提涅槃”,菩提是能觉之智,涅槃是所证之理。

代表佛所证功德的百千万名,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中完整地含摄,摄无不尽。

所以我们说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些果地上非常神妙、不能把捉的无量功德的能量场,都在这个弥陀名号里面!

可见在这法界当中,这句弥陀名号是多么地神妙啊!

我们对弥陀名号的认知,总的来说还是处在一种很朦胧的状态。

我们对弥陀名号就是全体一心、全体法界、全体实相,对这句名号就是可以直穿佛法界的中介,以及这句名号就是代表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九法界众生慈悲至极救度的威神力量,都是处在一个很浅薄的认知范围。

如果对这些有一个深刻的把握,那么这个名号真的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宁可丧失了生命也不能离开它啊!

就像《华严经》说的,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所以这个名号的功德远胜于世间发多少财、当多大官的价值!我们如果知道了弥陀名号的价值,就会一心专念、一门深入、心不旁骛啊!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很多的行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会觉得,哎呀,我怎么去选呢?很多居士也说,现在的光盘很多,书籍很多,我都看得一头雾水,怎么办呢?

是呀,这个法师说这个法好,那个法师说那个法好,说得居士是莫衷一是呀。现在资讯发达了固然是好事,但太发达了也很麻烦。

所以我们要听祖师的,就如莲池大师所说:“认准执持弥陀名号一法!”要知道这一法,就包含着八万四千法门,无量的行法都在这一个法门里面,一法具足一切法。

为什么一法具足一切法?执持这个名号就是持你当下的心嘛,一声佛号一声心!你的心——这个妙明真心,能够含赅百行,乃至于恒河沙的行法。

包括苦、集、灭、道四圣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乃至由六度开显的八万四千法门,大小乘所有如恒河沙、微尘数般多的一切行门,都在这个名号里面!你说说,还有比这个更究竟的吗?

既然所有的行门都在这个名号里面,修了“念佛”这一行,就等于修所有的行门了。这就是“守约”,守了这个简约的行法,就能够施博,得到的效果是所有行法的功德。

大家看看,我们今生能够遇到这个弥陀名号,那真是庆快生平了,心生大欢喜,自知当往生,当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净土十疑论

第一疑 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祗...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宣化上人:六大宗旨即是五戒

有人欢喜念佛,就参加佛七。有人欢喜参禅,就参加禅七...

劝持五戒诗

戒杀生 同是娑婆沦落人,历劫互结恩怨缘。 亦曾多生为...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佛现前先不要太高兴,你继续念佛

这个祖师有讲过,魔王可以模仿阿弥陀佛,有可能。但是...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你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问: 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

你有「微瘾」吗?佛子们该如何看待微信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