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多闻」比不上「反闻」

净界法师  2021/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多闻」比不上「反闻」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好地谛听,好好地学习,乃至于如法地修学。这个地方有三段:一,示其合机;二,劝其善修;三,结其真实。

巳一、示其合机

先看第一段,示其合机,显示耳根是合乎我们末法众生的根机。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此方教体

这个地方把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先讲出来。说释迦牟尼佛在教化娑婆世界的时候,他的特点是“声论得宣明”,是以音声来论说妙法,才能够使令这个微妙的义理在众生的心中宣畅明达地表达出来。佛心中的道理要转到众生的心中,要靠音声,通过耳根来作桥梁的。

◎众生通病

那么这当中有什么问题呢?有两种问题,有正反两面的问题。先看反面。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佛陀在传递音声的时候,有一种人是循声流转的。众生因为长时间迷失了本具的闻性,所以在听音声的时候,习惯一味地寻求音声的声相而分别它的音声,而产生流转生死。

比方说阿难尊者,他无量劫来能够摄持十方如来恒河沙的种种的秘密法门,但是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还是不能免于摩登伽女之难,而落入“邪思”当中,为外境所转。这个“邪思”,当然一般字面的解释,就是摩登伽女之难叫邪思,邪恶的念头。

但是蕅益大师对这个邪思讲得比较深入。他说阿难尊者这个邪思,讲得深一点就是认妄为真。他依止缘影之心来当作本来面目,以为缘影之心是能听闻。其实缘影之心只是我们所听闻的一个影像而已。就是认妄为真,把这个妄想当作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叫邪思。也就是说,我们在听到佛的音声的时候,第一种过失就是“循声故流转”。

◎应病与药

那应该怎么办呢?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这难道不是说,我们只是随顺于所听到的音声而产生轮转吗?这一段等于是牒前,对前面的一个总结。那么应该怎么办?“旋流获无妄”,应该要旋转耳根的闻性而反闻闻自性,才能够破除虚妄、回归真实。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佛陀以音声来宣扬真理,这个地方产生了两种效果:一种产生多闻之人,一种产生反闻之人。就有些人,他只是注意佛陀的名相。

你看很多学者是这样子,他站在一种考据的角度来研究佛陀的教法。那么你一考据下去,这部经的出处是什么,是谁说的,考到最后,结果,大乘非佛说,整个信心都破坏掉了,那么佛陀的这个音声对他来说变成一种障碍。当然,佛陀没有错,问题是他的心向外攀缘,他没有注意音声里面的道。所以多闻产生的结果就是“循声故流转”。

反闻不同。反闻呢,当我们听到这个音声以后,我们去思惟里面是什么道理。所以,一个宗教师在修学佛法的心态是不同,他注重佛陀到底想要诠释什么,从音声当中而产生道理,而能够反闻闻自性,结果“旋流获无妄”。

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多闻比不上反闻。后面会讲到。就是说,你阿难尊者无量劫来受持了十方如来秘密的法门,但比不上一念之间的反闻闻自性,比不上,因为你方向错误了。这个地方就说明了,我们在听闻教理当中两种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灵山只在汝心头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

如何运用「一心真如」这个观法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培养善根福德因缘,就在等那一刹那顿悟

以法身是以心体绝待离缘故;心的体性,这个是真实义,...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佛号招牌度众生

我要呼吁大家一个度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一位佛教徒...

地球不是只属于人类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

海涛法师《生命手册》

掌握自己的生命 我们所作的业,或是说行动或行为,都...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

快速实现愿望的秘诀

只要你对佛菩萨有信心,人世间的所有名利愿望,没有不...

若印经造像留下名字,功德变少甚至折损福报

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