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星云大师《如何处贫居富》

星云法师  2010/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我们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而已。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尽管每日难过,依然每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人生的幸福快乐,贫与富并不构成绝对的条件。佛教对于贫富的看法,认为贫与富对人格的尊严,原没有什么差距。譬如用水洗涤污秽的东西,洗涤之后,与洗涤之前,其实就没有区别;这意思是说,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贫富苦乐只在于自己内心的体认罢了。所以,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深一层的说,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即使身无立锥之地,却可感受到最大的富足!

佛陀的生活,就可以作为最确切的证明。佛陀的生活,春夏秋冬皆着一袭粪扫衣,也觉悠哉游哉;披上名贵的金缕衣,也丝毫不感到骄傲。既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美味佳肴;可以树下露宿,也可以安住于琼楼玉宇;可以自己独处山林,也可与四众弟子共住……。可见佛陀对富贵贫贱、穷通得失、兴衰盛败、美丑善恶,并不系念于心,也不追逐世间的尘欲,只是随缘适应环境!这就是佛陀最大的富有。

且不说佛陀,就是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碱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他少欲知足,别人认为他如此贫穷,简直是在受苦,但他却觉得一切都很好。有一次,夏尊看到弘一大师那种吃萝卜碱菜的愉快情景,颇有所悟,夏先生说:“萝卜碱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才能如实的品尝到。”

我现在举一事来证明:一个有钱人住的是高楼大厦,拥有种种最现代化的高级设备,生活真是富裕豪华。他家邻近有一间破旧小房子,住着一对贫穷夫妇,这对夫妇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夫唱妇随,生活相当愉快。可是住在楼上的有钱人家,总是要为公司的交际应酬感到困扰,为声势名利的维护感到不乐,心里就觉得纳闷:“我这么有钱,为什么那么烦恼,隔邻住破房子的人家,不是歌唱,就是谈笑,为什么他们那样快乐?”

有人就告诉他:“你要卖苦恼吗?只须拿出二十万元送给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苦恼。”

二十万元,在有钱的人看来,实在算不了什么,好!就慷慨送给贫穷的夫妻。贫穷的夫妇凭空得到二十万元,最初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到了晚上却烦恼钱要放到哪里呢?抽屉吧,不保险!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枕头下面……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觉。过了几天,他们又为了二十万元该如何利用而吵嘴,夫妻几乎因此而破坏了多年的感情,后来一反省,才彻悟钱使他们苦恼,终于又把钱还给原来的主人。

这当然是一个寓言,不过寓言有时候却包含着深刻的真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名利有时也会为人增加烦恼和危险。从前,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坟墓间修行也觉得泰然自得;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前例都在说明贫富不能以有没有钱来衡量。人可以穷,但是内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去开采它;你如果肯开采心里的能源,你才是真正的富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怎样才能坚固往生净土的信愿

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未来的出路何在

问: 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曾经苦苦支撑,现...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

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

问: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念...

无欲之人是否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呢

问: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横死可以往生吗

问: 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

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

星云大师:培养耐力

耐是持久,是承受,是一种力量。你看,飞鸽传书需要耐...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

星云大师:供养的用心

随着佛教盛行,信仰佛教的人口普及,信徒的恭敬心也增...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星云法师《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问: 功德回向的原理和意义是什么?各种不同的功德偈...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如何理解因果的道理

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业果的轻重,最后我们把业果的道理作...

宣化上人:「无尽意菩萨」的含义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