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禅定的种类

达真堪布  2012/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

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果位。

禅定还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禅定。无相的禅定主要就是无我、空性智慧。

禅定还可以分为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第一,凡夫行静虑。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修行者那个时候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的禅定修法。

乐觉受就是内心自然会显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心里也很高兴,感觉非常舒服、快乐,无法言喻。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不能执着。

凡夫行静虑在小乘里主要是不净观等修法,大乘里主要是指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二个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而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凡夫行静虑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义分别静虑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这三种静虑,都要有正知正见的摄持——心要专注于正知正见,专注于善念不动摇。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而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有些人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四禅八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更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

这样修禅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这也是以前修无记的禅定的一种功夫。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修禅的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恶趣成熟。如果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这样修禅的果报是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在那种禅定中,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是佛的境界,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从禅定中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他不知道自己没有如法修行,于是就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但是还没有解脱。释迦牟尼佛在骗我,佛法不是正法。”他一生起这个邪见,立即就会堕落地狱。没有正知正见而修禅,果报就是这两种。这样修禅很危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

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 禅师!您平常用功...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天地就是禅院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

快活烈汉性空禅师

性空妙普禅师,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出家后,自号妙...

圣严法师《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

别做佛教的油子

想学佛就明明白白地学,有智慧地学,不要盲目地学,这...

修行的两个重点

我在汉地传法,强调的就是这两个重点:一个是修行要按...

把生死大事重视起来

为了这个肉体、躯壳,我们都谨慎得不得了:草地上不能...

「苦修」不是痛苦修行

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

「上根人」看电视,「下根人」进禅堂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蜜蜂王的巧智

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欢喜接受魔难

每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各样职业、各种素...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

印祖云:佛堂日课,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