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智谕法师  2012/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你要是在一心念佛,也可以净除杂念。杂念天天减少,那是证明念佛功夫有进步。这样修,不但可以往生西方,乃至可证无上菩提。

大家现在可以知道了,净除杂念不在于睡觉不睡觉,如若不能一心念佛,不睡觉也不能做到这个地步。你们该睡的不睡,结果修行也打瞌睡。做事也打瞌睡。那怎么能用上功呢?你如果真正是上根利智的人,即使七天不睡觉也不妨碍念佛,那你可以不睡觉。我们都是下品凡夫,做不到那个地步。应该知道,修行法门进步不进步,要看杂念除没除,佛号提起得真不真。

以上说过,看经,演教都是助缘,可以帮助净除杂念,一心念佛。若是看经,演教仅仅增加我见,那就错走了路头了。所以说:“人人不知还家路,可怜年年苦追寻。”就是因为不知怎么修。

修行除去正修行路,还有许多助缘。这些助缘除去看经、演教,还有拜佛啦、诵经啦……但那不是主要的,只是帮助你净除杂念,一心念佛罢了。如果不能帮助你净除杂念,一心念佛,那就没有用了。

要使杂念不生,一心念佛,应须戒除很多事情,最主要的是,不可和人家争人我是非。“于人不争胜负,于事不争人我。”我看到你们中间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总是想比别人胜一招,高一寿。我虽然天天和你们讲忍让,忍让,你们到底忍让了几分呢?你不要认为是你高,阎王老爷比你还高呢!所以古德警策自己,说:“要看到别人都是菩萨,都比我高;我确实是凡夫,应该比人低一等。”这样修行,才能杂念清除,一心念佛。如果争人我是非,我知道,你不在修行。

刚才讲过,修行有正修行路和助缘,今天我就是从这方面讲一讲。

净土法门正修行路,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三经都说,二尊皆称。三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和《阿弥陀经》。二尊就是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

《无量寿经》上面说,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观无量寿佛经》说,下下品的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观想佛,观不想来了,称无量寿佛名号,十称就得往生。

《阿弥陀经》说,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天到七天,就得往生。

大家打佛七,念佛七天,都有往生的因缘。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般舟三昧经》上也说,欲生我国,持念我名。所以说,三经二尊皆称持名念佛为第一,为最高。

持名念佛,也要靠其他的助缘。比如大家拜佛就是助缘。拜佛要注意,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三业清净;身礼阿弥陀佛,口称阿弥陀佛,心想阿弥陀佛。身礼阿弥陀佛,身业清净;口称阿弥陀佛,语业清净;心想阿弥陀佛,意业清净;三业清净,自然能帮助你净除杂念,一心念佛了。假使你拜佛的时候,身起身落,头如捣蒜,心中无佛,佛中无心,那种拜佛是没有用的。

三业清净才能有助于净除杂念,一心念佛。拜佛功德固然无量,可是有一点,拜佛不能随缘修。你走在路上,可以念佛,不能拜佛;做工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能拜佛。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很多很多的处所,你只能念佛,不能拜佛。所以它不能随缘而修。

现在告诉大家另一个助缘,可以随缘修。那就是持戒。不管你做事,做工,甚而言之,吃饭、睡觉,不管什么时间,什么住所,都能够持戒谨严,那一定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就可帮助你净除杂念,一心念佛了。

或者有人说:“戒的条文太多了,从那里持起呢?”可能又有人说:“我没有受过戒,能持戒吗”?

我告诉你,有一种戒,受和没受都能持。这就是以上多次讲过的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错误恶口、妄语、绮语、两舌,意不起贪、嗔、痴。这十条执持住了,一定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以后,一定可以净除杂念,一心念佛了。大家在佛七都受八戒斋戒,这几项都在八关斋里头就,因为这十种净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如能严格受持就是最好的助缘。

从今以后,各位要知道,真正修行的路子是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大家应该经常审查自己,是不是能够净除杂念?净除杂念的功夫是不是天天有进步?一心念佛是不是能提起佛号,有进步没有进步?这正是修行用功之处。

现在我们大家就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智谕法师文章列表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慧律法师:放下一切,专心念佛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学习「放下」。 有信徒问我:「师...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聪明之人与智慧之人的区别

世间上很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例如生是从哪里来的,死...

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从改变自己开始

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

做人三十六字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推荐】先生在外面有第三者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现在外面社会上,有第三者的现象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