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8/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构成的,所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比如由此衍生出来的婆媳关系,成了自古以来最难相处,也最令人头疼的关系。

很多学佛的居士也都有此方面的困惑,因此今天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应该用因果的思维。六亲眷属,都是宿世业力缠绕而成,绝没有偶然的,婆媳关系也不例外。

本没有利益关系的两个女人,因为疼爱同一个男人而生活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业力牵引。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都是婆媳关系,为什么有的人相处的就非常愉悦,有的人就水火不容呢?其实说到底还是跟过去的因有关。

如果往昔结了恶缘,此生又不懂得化解和忍让,那么看对方就是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对方做什么看着都来气,对方说什么都觉得刺耳。反之,如果过去世曾经是结的善缘,那么此生相处的就会非常融洽,相互关心,互敬互爱,我对你好,你对我更好。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融洽的氛围,虽然宿世因缘注定了一些东西,但是通过学佛修行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的。

我们平时诵经、打坐、放生、吃素这些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战胜束缚自己的心魔。修行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通过这些来调伏习气、调节心性,让我们不再执着,不再斤斤计较,不再怨天尤人。

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如果婆婆想“这不仅是我的儿子,还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儿媳妇想“这不仅是我的丈夫,还是别人的儿子和兄弟”,那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我们学佛修行,学的就是佛菩萨的六度精神,时时刻刻把自己当做菩萨,遇事多宽容、体谅、迁就、忍让。哪怕对方真的是怨家债主,那么也要用我们的慈悲心去感化唤醒,让她也能够学佛修行,觉而不迷,共证菩提。不要怕恶缘就度不了,不论善缘恶缘,只要有缘就能度化。

每个人由于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难免不同,这个时候媳妇对婆婆就要体现顺,而婆婆对媳妇要体现爱。大家相互尊重,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商讨事情的处理方式。

家庭琐事,鸡毛蒜皮,大都无关原则性问题,所以无非大家争得就是个面子,谁说了算,谁更能左右那个男人,其实这恰恰是修行中需要破除的我执。

古今婆媳关系不好处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自私,干活的时候婆婆都希望儿媳妇多干点,儿子女儿少干点。有好吃的就希望儿子女儿多吃点,儿媳妇少吃点。久而久之,自然就有矛盾了。也有的年轻媳妇,在娘家好吃懒做惯了,嫁到婆家什么都不干,遇到不合意的还指手画脚,也难怪婆婆生气。

学佛了,就要双方都拿出爱心来,坦诚相待。当有好事的时候,婆婆要把儿媳妇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爱;当婆婆批评儿媳妇的时候,儿媳妇要把婆婆当成自己亲妈一样的不计较。只有这样才能相处的越来越融洽,越来越亲密和谐。

学佛之人应该比世俗人更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因为我们通过学佛不仅肯布施,能够时时利益对方;能持戒,日常生活中检点修正自己的行为;修忍辱,愿意忍让迁就对方的一些不足;有定力,遇到问题不着急不发火不慌乱,更重要的是通过修行能够具备圆融无碍的智慧,遇事更能冷静的分析和处理。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怎样改变老公和儿子的坏习惯

问: 她说她老公喜欢交朋友,结果去抓小动物如:猫,...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六德贤妻与五好丈夫

六德贤妻 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有一段开示说,世间妻...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亲人是「冤家」还是「眷属」

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里有个顺口溜:土地是枷锁,儿...

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我今天的讲题是: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如何...

【推荐】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

男女必看的乱情的九大害

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失传多年,西方价值...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

念佛法门的殊胜

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

如何看待烧纸钱的问题

问: 师父,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的问题? 传喜法师答...

如何把无常的观念融入生活

我们明白了死亡无常的道理之后,每天可以进行禅修,思...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理跟事不能分开

佛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叫事,一个叫理。事就是事物本...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