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 学佛修行文章(第7页)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黄檗...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安法师答: 就对净土法门来说,确实要去听闻经教,听闻包...
凡夫众生,你要一直精进的比较困难,一段时间会很精进,出家人也是如是,在家居士也...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告诉诸位比丘:如果你们能修行十想,便能尽除有...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
事上磨练,修行至要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自己有...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乱心多,念佛心少;既然大家是...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难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吗?也需要我们去帮助啊!请师父慈悲开...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想下手即你不要自以为圣,要以...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学佛,问题在于方式。 有一位...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敦伦尽...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当年土城承天禅寺在兴建的时...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如何面对、看待和处理自己与俗...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志于往生的人,你必须要把握一...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来做早课,或者做晚课就行了,...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休息四五天,不要这样。你一旦...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这是你修行不可以逃避,不可以回避的一个问题...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念、智慧越多,快乐自在就越多...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心是怎...
本来就要两个兼得,动机改变就好了,我们虽然去上班赚钱,但是你在做这个工作,这个...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但都回向给了自己生意兴隆,...
其实修学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道送给你,不可能! 所以宗喀...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一天来了夹山禅师,夹山禅师懂...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于鼓山涌泉寺拜增西和尚为师...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面对衰老的来临,...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午该接...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究竟怎样讲?是指关于耳根圆通一门呢?还是佛法一门?或是相...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问: 劣根众生应以上求佛道为要,下化众生随缘去做? 静波法师答: 什么是劣根众生?就是不老实,不能脚踏实地...
达摩祖师,在印度贵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继承王位,但达摩祖师觉得最值得追求的还...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次第。...
经云: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婆梨果园弘法度众。当时,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和《净口业真言》...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
军队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统之士...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无...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仅是尘心未净,就连禅院的课业...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附表第...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无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自...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写信,...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曾救活过很多绝症病人,他曾给...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佛时,...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断恶,你看这个擐甲,这个甲是...
本期法义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念死无常让我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件事。 其一是暑...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示:妻子易依恃五种力量,轻慢...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随缘即安命也;第...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修道只有两个字:坚持

修行十想 解脱证果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磨,世上最好的修行;熬,人生最浓的滋味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推荐】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不食人间烟火的风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上班赚钱跟修行,如何两个兼得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修行是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道」送给你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劣根众生该如何修

为何达摩祖师要拆了刚建好的茅篷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成就九法得道果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不能分心太多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念佛的七大误区

富贵修行难

世尊示苦行非道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念死无常修行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