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净界法师  2020/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对一对我们目前是属于哪一种,再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调整。那么既然我们的思考模式深深的主导我们,那么我们思考模式到底有那些呢?

我们看甲二、发心的差别相。那么先讲八种发心,再讲四种差别。先看八种发心的第一和第二: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我们的思考模式先分成邪跟正两种的差别。那么第一种就是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这个人他也受了三皈依,他也是佛弟子,他也算是修行人了,那么他做了很多很多的修行的善法,但是呢,不究自心,他很少去观察他内心的活动,他的内心习惯性往哪个方向活动,他完全不知道,完全不知道当然他也就没办法去调整。

那么这个人干什么呢,但知外务,攀缘人、攀缘事,总是向外攀缘。那么这一下讲出了四种攀缘:

第一个,或求利养,他心中追求物质的享受;或好名闻,他攀缘美好的名声,博取别人的赞美;或贪现世欲乐,今生五欲的安乐或望来生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那么这种人大部分呢,他也不是很想听经,那当然他也不能用教理来观心、来调整自己,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那么这种人就是邪恶了。

这种邪恶的人,以印光大师说即便他来生不堕落,他福报修得大,大概第三生就下去了,今生造业,第二生的时候享受快乐,第三生就堕落到恶道去了,三世怨!因为他的种性已经形成了三涂种性了,那么即便他不马上堕落,也是迟早的问题了,因为他的因种已经种下去了。

正: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那么这个人对物质的享受淡薄,对名闻利养、别人的赞美,他也不是很在乎,对五欲的快乐,他基本上他不把心往这方面跑,那么他的心是调整到为了了生死,为了圆证菩提,他的心尽量往这两个方向去经营,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没有钱也可以积累大福报

每个人,都想圆满自己的资粮,获得大的福报,可以做更...

要有择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恶

若无《楞严经》,就没有正法。 魔王和佛斗法,佛用定力...

达真堪布:给亲朋好友买鱼买肉算有罪过吗

问: 学佛人给亲朋好友买鱼买肉算有罪过吗? 达真堪布...

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

达真堪布:出离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达真堪布答:...

贫女供灯的故事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舍卫国里的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常常...

供灯的时候,要发这样一个心

众生不是烦恼,就是痛苦,这是因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没...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想要成就,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

所有的大乘佛教徒,如果想要成就,就一定要具足出离心...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济群法师: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

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百种健康素食排行榜

排毒最有效前20名: 1、黄瓜;2、冬瓜;3、海带;4、...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