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学佛修行文章(第3页)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德;一个没有智慧的人,...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乱心多,念佛心少;既然...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

骂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难道...

不要自以为圣,要以人为镜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从忍(世俗忍)下手,而要从思想下手即你不要自以为圣...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

【推荐】为过去而诵经,为未来而念佛,你为现在做了什么

学佛以后,反增烦恼?为什么身边的人都反对?问题不在学佛,问题在于方式。 ...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

难道临命终还让你选时间吗

接下来我们讲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好让大家仔细体会。当年土城承天禅寺在兴...

一天之中如何对治贪嗔痴

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

如何面对七情六欲

很多人在修行之初会有这种疑问:我要开始修行了,我该如何面对、看待和处理自...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志于往生的人,你必须要...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来做早课,或者做晚课就...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休息四五天,不要这样。...

不食人间烟火的风花雪月,不是真正的修行

男女之情是欲界凡夫迷执最深重的地方,这是你修行不可以逃避,不可以回避的一...

修行归根到底是要利益众生

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念、智慧越多,快乐自在...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理,理是人人的本心。这...

上班赚钱跟修行,如何两个兼得

本来就要两个兼得,动机改变就好了,我们虽然去上班赚钱,但是你在做这个工作...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

把福报留在法界将来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样样都要。很多人念经,做功德很多,但都回向给了自己生意...

修行是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道」送给你

其实修学是不能取代的。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可以把道送给你,不可能! 所...

危难时才显现出修行的真假

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一天来了夹山禅师,夹山...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于鼓山涌泉寺拜增西和...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面对衰老的...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究竟...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

劣根众生该如何修

问: 劣根众生应以上求佛道为要,下化众生随缘去做? 静...

为何达摩祖师要拆了刚建好的茅篷

达摩祖师,在印度贵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继承王位,但达摩祖师觉得最值得追...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

生死大事未明,如丧考妣

示石镜一禅人 古人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吊影单栖,专为究明己躬下事。故...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

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经云: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

成就九法得道果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众。当时,舍利弗与目犍...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

修行不要搞得太复杂了

问: 师父您好!请您开示,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军队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仅是尘心未净,就连禅院...

一天至少要有1小时独处空闲

《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这个部分,止的体性,请大家看...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无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位慧空法师给印光大师...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曾救活过很多绝症病人,...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断恶,你看这个擐甲,这...

念死无常修行刻不容缓

本期法义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念死无常让我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件事。 其...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示:妻子易依恃五种力量...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

净土法门修行的第一关

又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三贤十圣所弗窥测,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仰惟释迦...

学佛越久,越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

有些人在皈依佛门之后,非常迷恋学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欢念佛、修法等等,对工...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

为何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

现讲一讲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来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为什...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世俗之间不停地打,神圣...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一...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要起迷执,对一切境界我...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

用智慧来支配身语意

人的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厚度、深度,过好每一天。 我们遇人处事常常粗暴...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不变的信仰,信什么呢...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功夫怎么样?小朋友不要...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

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一、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印光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为财色名食睡,...

【推荐】在世间中得解脱,要按四个步骤来修行

如何在烦恼痛苦迷惑的惑业和一切的魔境中解脱,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是魔境。...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跟学生说,不要攀缘,你...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因为身体不好,又没有行...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 谓努...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禅、教、...

如果我不种菜,就写不出那样的诗了

大约十五年前,当我在美国时,有位美国佛教学者来访。她对我说:亲爱的上师!...

修行佛法能改变命运吗

网友:天人有神通能预见未来。那命运是不是已经定好了呢?命到底能算还是不能...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他,你不能骗他,因为有...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

心安放在道上,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所...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的佛...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要说动中用功,不容易!...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都要一门深入。 解和行...

文殊菩萨是修何法门而成就的

文殊菩萨在众生面前主要代表法,同时也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启...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注意...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我们刚开始透过布施、...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了。我们的身和心就好像...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偏差,即是: 第一,简...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念佛最忌...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很多人误会了佛经上所...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

消除恶业要具足四力

世间苦。这叫怨憎会苦。不过我们现在所受到的苦,都一定是过去我们给别人的苦...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人共会一处。 那时,舍...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种莫大善根。此后纵不能...

出家人要过的四个难关

出家是为了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要成佛就要净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圆满...

生处能熟,熟处能生

修行、学习、做事、吃饭,都要生处能熟,熟处能生。生处能熟,白米煮成熟饭。...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县。19岁于大同南...

条件太好了,反而对修行不利

中国人更应该懂得禅的智慧,你会更加地豁达。或者说,禅宗中也包含许多道家的...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安...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不净观确实是去除对色身、尘劳贪着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在解脱道上的修行中占...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不净观主要是为了对治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贪欲,贪欲若除断,痛苦自消...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

面对痛苦与解决痛苦的方法

很多佛教徒虽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论,甚至还学过五部大论中观、因明、慧度等深奥...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要做无常的准备。本来,...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出家的,要...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地方有一层意思:为了...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那么修行者日常...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

我们正落入了哪些陷阱

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期待,而不是出于无造作的真诚。缺乏真诚时,我们会...

欲知回家路,须问过来人

我们经历过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以后,内心世界留下了很多好的一面,但是也留下了...

记得这句佛号,把它当做第一要事

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老记得这句佛号,老把它当做主要的一件事。 我常常说,...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我们这边来。那么所有的...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很多人,特别是有文化...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命的本质就是把我们过去...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

学佛要有十种心

佛法的整个修行方法,也就是学佛要有十种心,这十种心是个次第: 一、信心,...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一、不贪常舍。不贪...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

【推荐】你有没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有一次,金纳利长老吩...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业上...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我坏,我在心里就生嗔恨...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

【推荐】如何快速有效的积累功德资粮

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来说,要经历五大阶段,也就是唯识...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要过河,河的彼岸是我们...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证得道果。说起来容易,...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过郡府的刑杖手。工作虽...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呢?...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修行这...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

学佛不是要脱离俗界,而是要超越凡俗心境

皈依是学佛的开始。皈依不仅指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态:以三宝为师,依据佛法...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

修行中的七种法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

【推荐】修行千万不要包装打广告

现在人都喜欢用术,商业就靠打广告。术是天道最忌讳的。修道修道,修的是道。...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强求一致。佛法的修持,...

佛教徒的五条准则你做到了吗

第一种,我们要感恩。感恩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因...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为重心。要能够轻现世,...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非常丧气没好气地...

修行应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魔,就知道修行的道路是...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问: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大安法师答: ...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为未法众生之解...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先给...

做脏活更容易消除业障

治病要懂得借助外在的缘起。比如说妇科病,就是女人体内的水有问题,水出现了...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刚...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

四个次第引导你离苦得乐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是安乐的,但是如何能够安乐而住呢?可能会有两种态度...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

修行就是与烦恼战斗

修行就像与烦恼战斗,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才能战胜敌人。 如何提高...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后悔」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每做一件事之后,总是不...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

修行人不与俗人混

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者,实为修行人。如果约...

如何在平常当中修行

佛法就如同阳光、雨露、空气和水一样,我们时刻不能离开。饮食滋养我们的色身...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受三皈的时候,受五戒的...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不管是利...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不是...

修行人不要有诤讼胜负之心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第一、念身不求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