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法语
我们学佛的人,是求解脱的,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是来找烦恼的。懂得这个原理,你就照这样子去。师父教我什么?解脱就好。佛是制很多戒,你只要是杀、盗、淫、妄、酒,根本戒不犯,我认为就很好了。有些戒条的条文,对你不适合。
六祖寺
我们不必去和别人比较,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也都有着不完美之处,但每一种生活都有其乐趣。对自己的失去和欠缺,要宽心的接纳,要懂得不完美是人生的一部分。能认识自己的失去和欠缺,勇敢的面对和承担, 并能继续向前走,欣赏自己的生活,也享受生活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禅语智慧
【修禅】1、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2、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3、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欢欢喜喜有幸福;内和外和,因和缘和,平平安安真自在。4、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5、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悟妙法师
【佛说】放下才能解脱。唯有放下想让别人认可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才不会为外物所累,不会有恐怖和担忧。凡事尽心努力,言语真诚自然,心中无怨无悔,无有一丝挂碍。 放下,才有更广阔的胸怀去容纳一切是与非;放下,才有更豁达的智慧面对一切成与败;放下,才会谦卑而从容,柔和而坦然,优雅而自然..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十供养】源自《梁皇宝忏》:一、香供养:戒香。二、花供养:微妙万行,开花结果。三、灯供养:光明。四、水供养:甘露水,抚慰众生烦恼。五、果供养:出世圣果。六、茶供养:清醒。七、食供养:禅悦妙食。八、珠供养:摩尼宝珠。九、宝供养:法宝。十、衣供养:柔和忍辱,出离生死。
达真堪布
有的人问:“我打坐可以双盘好几个小时,是不是有定学的功德了?”不一定。尽管你身不动,但是心动了。所谓定,就是在任何对境下心不动、不散乱,能保持平静。但是我们的心会随境动,遇到顺境就高兴,遇到逆境就很烦恼。心不随境转时,虽然外在的显现会变,但内心仍能保持平静,这才具足了定学的功德。
星云大师
对事业要有计划,对金钱要会运用,对感情要能升华,对功名更要淡化
星云大师
毁辱荣誉自然有之,一切要自我淡化,怡然自得。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吃素是止恶,不再积累新的杀债;放生则是扬善,偿还已积累的杀债。世间少一个有情的杀害怨仇,也就少一份争斗不平;多救护一个濒死的生命,就能多一份安宁之福。 --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素食利益】素食结佛缘。素食通佛境。素食养慈悲。素食止杀生。素食惜生灵。素食爱众生。素食解冤孽。素食免果报。素食消灾难。素食获神佑。素食益美容。素食可养颜。素食健肠胃。素食少疾病。素食降血压。素食能长寿。素食助修道。素食长智慧。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亲人吃肉怎么办】吃肉前念这个咒七遍,吹口气在肉上面,可消除吃这个肉的过失,你所吃肉的这个畜生道,則可生善趣,等于和它结善缘。"嗡 阿比惹 嘎雜惹 吽"所以老菩萨要背呀,你已吃素了没问题,但是你的子孙都还没有吃素,那你多帮他们念,吹口气,让他们没有过失。【吹肉往生咒】--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忏悔的意义——经云:「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功夫,就是忏悔。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了错而能生起忏悔心,就有得救的动力。--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我们轮回了好几千百万世,每一个生命在轮回过程中都有爸爸、妈妈、子女,各位想想看我们这么多世的轮回,所以每一个生命都曾做过我们的爸爸妈妈,可能他现在在极乐世界、在天堂、在你周围做一个人、也有可能现在做鱼、蟑螂、蚂蚁、鸡、鸭,准备被屠杀。所以我们要救他,这就是放生的定义。--海涛法师
六祖寺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分别,就是修苦行。--广钦老和尚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长久以来,许多人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或是认为动物是生来给人吃的,因此听到吃素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吃肉有什么不好?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吃,我为什么不吃?其实素食绝对是比肉食更具营养价值的饮食,且没有肉食中一切有害的物质,是远离恶疾、保持健康、美容养身的大自然良药。--海涛法师
梦参老和尚法语
有些喇嘛吃荤,但是鸡鸭鱼他们都不吃。他说:“那个吃了,我还不起啊!”,“一条牛几百斤,不是我一个人吃的,大家吃啊,我还他几口就行了,我也不要还它的命。”他知道因果,他吃的时候没有食欲心,没有说这口味好。像我们煎炒烹炸,味道不对还要发脾气。你在理上明白了,在事上你可以自己处理。
益西彭措
现在的状况是内在有很重的习气病,所以要长期吃药,逐渐治理,才能扭转。这是第一。第二、现代的环境,时时会诱发你的病。包括媒体、恶友、各式各样的因缘,心里没有足够强大的防护力量,一遇境缘,习气大发,病就又会复发!
禅语智慧
生活最大苦恼,不是拥有太少,而是想要太多。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欲望太强,就会造成种种的痛苦和烦恼。欲望越少,人生就会越轻松,也会越幸福。所以,要追求人生的幸福,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看淡得失成败,包容他人对错,超越烦恼的纠葛,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决不做欲望的奴隶。
星云大师
有人总是很幸运,有人却诸事不顺,坏运连连,这是老天爷偏心吗? 其实,这当中的原因不在他人,而是在于当事人本身过去造下的善恶业缘。世间的善业福报,都是唯人自招,任何人抢夺不去;至于灾祸凶险,也并非是神明降下凶恶给我们,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招感,因为一切皆有因缘果报!
梦参老和尚法语
你信了三宝之后,念佛、念法、念僧,劝人家念佛、念法、念僧。之后,你自己也得到利益了,人家也得到利益了,一直能达到究竟成佛。受你度者,一定跟你作为好道友,共同修行。这就是你信了三宝、受持三宝,乃至修行,所得到的效果。
梦参老和尚法语
有道友问我吃肉的问题,若我不是为了口味,不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这样吃荤的话,不犯戒。我吃肉,没有肉味,不做众生想,它也不是为我杀的,我不负责任。但是我们现在自己做吃的,你要去杀,要吃海鲜、吃什么;我说于心不忍,你是个佛教徒。这个道理不要人家判断,你自己可以清楚。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我们不能够说让每个人心都圆满,但你以圆满的心去看对方,那各个都圆满。这点要记住:千万不要被外在的环境、人事物,而改变了你的心态,这个很重要。所以念念阿弥陀佛,处处都是净土,各个都是观音菩萨,你要这样想。那如果这样想,你的心就圆满,心圆满了来念经不一样,念出来都是光。--海涛法师
六祖寺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禅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放不下的。” 苦者说:“可我偏偏放不下。” 禅师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到热水溢出来。苦者被烫马上松开了手。 禅师说:“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六祖寺
实修是为了锻炼心的觉知,我们的心时常会因为没有耐性和恐惧而变得鲁莽,必定会损害自己与他人的心神状态。实修的训练就是身心能同步,要学着善待自己和他人。学佛者的尊严就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希望各位越学佛,心量越大。一般人通常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家庭,这都是有限的、有范围的、有执着的。我们要学诸佛菩萨,将关心的范围放宽,扩及整个世界,乃至整个法界。--海涛法师
大安法师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的大慈悲心、实相般若所流现出来的智慧灵文,被称为佛的法身舍利。摩诃迦叶说那些肉身舍利就让那些国王大臣去关心,我们僧团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上根利智的人就是要关心佛的法身舍利,以法为师。佛教重法,怎么样尊重都不为过。
达真堪布
有佛法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也可以说,只要内心有智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否则,即使天天磕头烧香、念佛诵经,但若是没有智慧,还是烦恼依旧、习气依旧,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也在学佛修行啊!”这只是在表面上,你心里并没有佛法。得一分佛法,得一分智慧。若是内心没有智慧,你还是没有得到佛法哦!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种种不顺或逆境,但很多时候,所谓的顺境或逆境其实取决在自己的价值观和心念,一个正向思考、包容圆通的心境,往往可以化危机为转机,甚至在人所不能之处有所突破。--海涛法师
梦参老和尚法语
现在好多道友,指责别人掌没合好啦,磕头没磕对,这也不如法,那也不如法。你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佛,眼观鼻,鼻观心,能够心口合一就对了,管他什么声调。凡是学佛的人,都是求解脱的,本来在俗家的绳索已经很多了,没法解脱,信了佛,又增加很多佛教的绳索,这样子不合乎佛所教导的。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没吃素能否诵经咒】大乘佛教三个特色:念佛为发菩提心,往生净土成佛;诵经为开智慧,空性;吃素为长养慈悲。如你现在还在吃肉,佛菩萨也不会怪你,希望你更要多念经,到一个阶段跟经文相应,自然肉就吃不下去了。念净三业真言、漱口,重点要有惭愧心,有净化的想法。--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中国经典故事中,文殊、普贤菩萨所化身的寒山与拾得二大士,以及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也都教人应忍天下难忍之事。虽然凡夫菩萨还无法做到如寒山、拾得二大士菩萨般的忍辱境界,但也应该知道,忍辱是修行的第一步。--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当拿到一张纸时,我们便和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了,为什么呢?一颗种子,通过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的作用,长成一颗大树,经由伐木工人伐木,造纸厂的工人加工,印刷工人印刷,再经由总经销商到零售商的商务销售,最后才到我们手里。所以,我们应当感激这整个的过程,感激这么多人的劳动--海涛法师
星云大师
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给人留有空间余地,才能适时善用,同时也是为自己留下日后的方便。
达照法师
永嘉大师如是说:诸佛法身清净无染,唯此觉性而已,无有一物可得,无有一法可染,是生命的根本和生生不息的源泉,也就是天然本性真实无为的觉者。只是物质和精神的各种相犹如浮云一样的覆盖或遮蔽虚空,好像有来有去;贪欲嗔恨愚痴的毒害也只是水中的浮沤和泡沫,生灭和起落也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啊!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你用筷子夹一块肉,吃它的肉、身体,跟它之间就万万债,欠债还不完。你现在没有办法完全吃素,只吃肉边素、吃青菜,至少没有吃肉。其实有这个惭愧心也很好,像六祖慧能大师藏在猎人队伍,没办法吃素也是吃肉边菜,佛教最主要是这个心,当你有这个心,慢慢的哪一天就可以吃圆满的素食。--海涛法师
六祖寺
【什么是根机?】不是说我没有文化,我就没有根机,不是这样子的。也不是说我年纪大了,我就没有根机,什么是根机?根机是你对于上师三宝的信心,你对于上师三宝有上等的信心,你就是上等的根机。你对于上师三宝有中等的信心,你就是中等的根机。乃至于你是下等的信心,就有下等的根机。 ——大愿法师
六祖寺
我们心地如果平时都是光明坦荡的,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神识所凝集的外境就是白光,那么一看到佛菩萨的那些光明就生欢喜心,就随着佛光去,就能够生佛净土,超出轮回。
总17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