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
【惭愧心是修行人的宝贝】惭、愧,这是两个最宝贝的。你没有惭愧,什么坏事都会做。有惭愧的,即使烦恼习气大,自己会克制自己,可以不犯,或者最多是小犯,不会大犯,克制力量能够强一点,差不多可以做到不犯。所以惭愧心最重要的,有了惭愧,持戒才有办法,没有惭愧,谈不上持戒了。
智敏上师
佛教是讲孝顺的。很多人漠视这个事情,总以为父母是一般的凡夫,不尊重他;三宝那些才是值得恭敬的。——父母要恭敬的!经上有说,父母面前造的罪、培的福,都有不可思议的果报。
智敏上师
禅宗里面有这个话:“不贵汝行持,只贵汝知见。”行持好不好当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而知见正不正却是最重要的。如果知见不正,行持非常猛,将来得的果却是不正的;如果知见正,将来一定会精进起来。
智敏上师
【如何得定?】从戒下手,一直到后面正知资粮,开头是修念;把念修成,再修知;知修成,再能够精进地不放逸,那定就在手掌之中了。正念有,正知也有,再能够精进的话,决定得定。
智敏上师
【懒惰弃置善不生】善法要干当下就干,不要推懒,你把它推推推的话,善法永远生不起来。今天有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等到你一口气不来了,你就没有了,什么都来不及了。所以这个精进心要生起来。精进心生起来的原因还是要观无常,观恶趣。
智敏上师
【定业】三宝面前培的福,或者造的罪,虽然不是极重的烦恼心,或者不是极大的清净心,也不是经常做,但是他们福田殊胜,决定受报。所以说到寺庙里来,一点头一稽首,乃至一声南无佛,将来决定成佛,也是这个原因,这个果报是决定有的。
智敏上师
我们现在重要的就是赶快出生死,从现在已经得到的增上生爬上去,要把决定胜获到,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至于在这个过程里,地位也好,人事纠纷也好,钱多钱少、环境好不好、吃得好不好等等,不要去计较。你要从这个牢狱里逃出去,逃命要紧,这些东西就丢开了,不要去考虑。
智敏上师
【佛恩】我们现在能够有一些享受,都是过去的有过布施或者供养而来的。这个布施、供养怎么会做呢?有佛教导才有了,所以我们要感佛的恩了。没有佛的教导,我们也不知道布施,也不知道供养,那现在的福报也无所从来。
智敏上师
【对于三宝的信心从哪里来?】信心是要修出来的。你要修信心的话,第一就是多闻,看看这些佛的功德,那可以激发你信心。
智敏上师
【如何对无常生起定解?】一切事物,你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好好地去观想,不断地思惟修习,能够引生出(对无常的)定解——定解一切(有为)法绝对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定解生了,修行就上路了,精进就起来了。
智敏上师
他来恼害你,你不报复他,他心也平下去了,他也不跟你拼命地造冤业了,很多造罪的事情他就免掉了。因为你忍辱,他坏事不做了,对你开始相信了,他慢慢也能够行善了。这是最大的利他。
智敏上师
我们说很多人我慢贡高,他也知道自己我慢贡高,但是始终息不下去,那么这个对治法告诉你了——观苦。观了苦之后,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光荣也好,什么也好,等你死了之后,假使你变猪了,给人家杀了,有什么高兴?这个光荣对你毫无用处,憍慢息下去了。憍慢、我慢高的人,去试试看。
智敏上师
鹿爱听音乐,被笛声诱惑,而为猎人断命;象耽着搔痒而被人所捕;蛾贪灯光而被烧;鱼着味而引上钩;蝇嗜蜂蜜之香味而死。鹿贪声;象贪触;蛾贪色;鱼贪味;苍蝇贪香,这五类的动物就被这五种害死了。一个已经那么厉害了,我们人类,色声香味触都来贪,那可更厉害了。这就是说叫我们不要贪着欲尘。
智敏上师
《俱舍》是佛教的根本乘经典,《俱舍论》讲的这些道理,如果完全弄明白的话,佛说的三藏十二部经,已经知道一大部份了。如果学人要进入唯识,要进入中观,就要学习根本乘的经典。
智敏上师
真正的人间的苦难,我们说,你靠生天什么,生天不解决问题,天上的(乐)享完了又掉下来了,还在轮回里边嘛,那么真正要脱离苦难,唯一的道路就是依佛教的这个方式去走,那么《俱舍》既是贴近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又是一条正确光明的大路,这个给人家指出来,是对自己、对人家都有好处。
智敏上师
【恩田】父母是人间最大恩的,父母面前供养布施的话,有万亿倍的功德。父母面前做了好事、坏事,另外还有现世报。这些,我们要多留意一下,对自己修行有好处。同时要多劝告人家,忘恩负义的事情不要做,做了之后,自己现世受报将来苦报无穷,没有什么好处。
智敏上师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等到果来了,你还哭了、闹了,没有用了,果已经成熟了,来不及了。菩萨就聪明了,你要是怕果,你因不要造了,你因要造,果又怕受,那你怎么做得到呢?
智敏上师
【有一个居士收到一封外道信,要他写几千份送出去,里面说如果不写的话要受很大的苦报,很着急来问我,“我要不要写?”】你看,外道的话他那么相信。我说:“你念观音菩萨,一切灾难都能消的,你怎么不相信了?”
智敏上师
“愚人节”,发愿坚决不说妄语骗人,因为那是被骗的因,如果我们不想被人骗那就不能去骗人,骗人等于浪费我们的生命去自找苦吃 ,还衰损了自己的智慧,使自己远离真相。如果这天我们被人骗,就要想到这是自己以前骗人的因果关系,请大家善护身语意。
智敏上师
【念经没效果要检查自己】念经,不是说每个人把经文念完了效果就一样,基于你的发心,还有你平时的身口意清净不清净,这些都会影响念经的作用。所以,经的力用显现不出来,也不要去怪到经的上面,也不要怪到佛的身上,要自己检查自己。
智敏上师
〖开解愁忧〗哪个人有愁忧,当然是要帮的,大家帮助他开解。假使以嫌恨心不去帮助他劝解的话,那就犯戒了(指菩萨戒)。所以说,我们看到人家心里打不开的,跟他要好的应当要去做一些思想工作。那么跟他比较疏远的,应该劝那些跟他要好的做思想工作。自己能做的也要做。
智敏上师
【吉祥与黑耳】吉祥、黑耳是两个姐妹,姐姐叫吉祥,妹妹叫黑耳。她俩要来一起来,要去一起去。吉祥到哪里,哪里就吉祥,什么都顺,什么都好。妹妹黑耳,耳朵黑的,长得样子也不好,她到哪里哪里就倒霉。愚夫只想要吉祥,拼命要求。结果吉祥来了之后,黑耳一起来了。黑耳来了之后,倒霉的事情也来了。
智敏上师
所谓了生死,生死怎么了?生死本来是空的,所谓自性空;本来没有自性的生死,你要断,怎么断?照见它是空的,当下就解决了。如果没有般若的空,你再怎么修善业、修禅定,生死的根子还是除不掉。
智敏上师
【修行与障碍】你要修行,越是往前走,你的阻力就会大,这个不稀奇。不要认为:“修行了反而有障,不修行还好,还是不要修行好。”——这是邪见。
智敏上师
【怎么鉴别是不是真的佛教?】修行第一要把正知正见拿到手,这个拿到手之后,基本上有所保证,不会走错路。尤其在现在末法时期,佛魔难分,很多的人就是戴了佛的帽子、带了佛的标签在弘扬他的法。那么到底怎么鉴别是不是真的佛教呢?用三法印鉴别。用三法印一印,是不是佛教,马上就会现出原形来了。
智敏上师
【解脱之因是智慧】我们说一切解脱,不管是声闻的解脱也好,菩萨的解脱也好,都要一定解空的慧,这是般若的慧。解脱果就是决定胜,或者是声闻的涅槃,或者是菩萨、佛的无住涅槃,这些都是解脱,解脱的因就是智慧。
智敏上师
【我们在修什么?】我们要修习,当然修善法,不会修恶法。那么我们自己不修的时候,在不在修?恶法是经常在修的。对于男女的贪着,早想晚想的,缘了那个境不断地在想,就在修,你修恶的所缘,不是善所缘。那么结果就是犯罪,想得太厉害了,要行动起来了,行动就是犯罪。
智敏上师
【财悭、法悭】对财物,不肯舍给人家,是财悭;对佛法,那个殊胜的法,不愿意给人家,是法的悭吝。这都是不好的,感的果都是自己吃亏。财的悭感贫穷,法的悭感愚痴。
智敏上师
一个念头极重的信心,可以灭掉无边的不定恶业。只要对佛起一念的信心好了,就可以把无边的不定恶业灭掉。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的生死大罪,只要真正以殷重的信心去念,确实有这个功德。
智敏上师
【没有惭愧心有什么害处?】没有惭愧心的人,坏事会做到底,好事不会作了。--心里没有惭愧,做什么好事?!所以这两个法(无惭、无愧)是非常坏的东西。假使做了坏事,有惭愧心,马上忏悔,这还可以救;没有惭愧心,救不了了。
智敏上师
【戒,源于悲心】有的人害怕戒,认为这个也做不得,那个也做不得,那个要罚,怎么样子,好象是很严格、很残酷。实际上(戒)是悲心出来的,免你受苦,免你造罪,造了罪的果报就是受苦,三恶道。这是最大的悲心,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搞错了。
智敏上师
【为啥要去极乐世界呢】去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因为那边不要劳动的,吃得好穿得好。而是那里有阿弥陀佛说法,那些迦陵频伽鸟、风吹树动都在说念佛念法念僧,向往这样殊胜的修行境界才发愿去的。
智敏上师
【如是因如是果】供施的财物有色香味触的差别:顔色好,香味好,味道好,碰上去是舒服的。这样供的东西,供养的果报就分别是:顔色好的,得妙色;香味好的,得好名;味道好的,感到大家欢喜;假使碰上去是舒服的,就感到自己的身柔软触,还有随时乐触:夏天不感到热、冬天也不感到冷。
智敏上师
时间经得很长,你作的业,也不会消失。哪怕你这个业一时感不了果,经过几百劫,将来因缘和合的时候,还是要受果的。就是说,要么不要作,作了之后,决定要受果。那么没有做的事情,你要求他一个果来,也不可能的。
智敏上师
凡是害病的人都希望病好,要病好的话就要看医生,就要吃药。找到良医之后,决定对他非常相信,他说的话都听。我们无始以来贪瞋痴的病那么严重,如果不找善知识来对治,不是太可惜了吗。
智敏上师
海公上师经常给我们说这个话“但事耕耘不问收获”,你种地,好好把地种好就是了,该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拔草,什么时候上肥,根据规律种,决定将来的谷子长得非常好。如果你专是想了今天谷子长得好不好,长了多少了,明天还有不有长起来,天天要去想这样子,而把种地的事情忽略了,决定长不好。
智敏上师
梦的种类很多,大都是心理对过去事物的反映。但也有预兆性的、鬼神干扰的、佛菩萨加持的。重点来说,掌握好醒时的思想行动,如法修行。梦境不实,不必太着意。
智敏上师
千万不要这么说:菩萨戒根本罪犯了之后还可以重受的,没有关系。应当怎么想?宁舍生命一定不犯根本戒。命可以断,戒不能犯,这个心要起来。我们持菩萨戒、别解脱戒、乃至皈依,都要发愿:宁舍生命,不皈依天魔外道,也不犯杀盗淫妄,也不犯菩萨戒,也不犯根本的别解脱戒。这个心起了之后,你能持。
总17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