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在这个世界,离我们最远的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都只是一味想要抓住他人的想法,却不懂得观照自己的心念;懂得检讨自己的人,才是瞭解幸福之道的人。--海涛法师
慧源圆怀
「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佛遗教经》
佛教生命电视
如果一个人被箭射中了,他不该花时间怀疑这箭是从哪里射来的,或是谁射的箭,箭身是用什么木头做的,箭头的形状如何等等。他仅仅该做的是立刻将箭拔出来。 这支身上的‘箭’,就是我们生起的嗔心。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袈裟五德】1、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其念中敬心尊重,必得三乘授記。2、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得三乘不退。3、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4、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5、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佛告阿难:过去诸佛著如是衣,得成佛道;未來诸佛亦当著如是衣,得成佛道。
慧源圆怀
【礼拜观音】如果目的只是为了祈祷自己平安富贵,观音菩萨还是会加持你的;但是如果你是为了一切众生而拜,愿每一个众生都能了解观音信仰的智慧,都学习到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都发愿像观音菩萨般倒驾慈航普度众生,这样的发心功德最大,也是对观音菩萨最大的供养与正确的礼拜。—— 海涛法师
佛教生命电视
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所以我的生命全部用来造福自己以及所有众生。
慈悲菩提施食家园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写出家、在家皆得施食,念施食咒、陀罗尼四如来名号加持食物布施给饿鬼,可得生生世世力气好、福寿长,善根具足.施食是修慈悲心很好的方法什么时间都可做
佛经故事
【虚空藏咒】整个虚空都充满了甘露宝藏,个个满愿。念「南无虚空藏菩萨」心中信仰的形像就会现前,虚空藏菩萨化成所需要的样子来满足他,非常慈悲,把不好心变成菩提心。毗卢遮那佛加持【南无沙哇达他嘎大 拔尤比秀木给贝 沙哇他康 屋嘎爹 萨帕囉那 伊芒噶噶那 康 梭哈】
释大愿法师
学佛本质是什么?学佛是让我们的心觉醒过来。宁静致远中的宁是指觉照、无所住、安心;静是指光明、定心,自由;致远是指我们的真空妙有,指慧心,就是明心见性。
佛教生命电视
透过一双批评的眼睛看世界,会觉得世上充满了有缺陷、有过失的人;透过一双傲慢的眼睛看世界,会觉得世上充满了低级、愚痴的人;透过一双智慧的眼睛看世界,你则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嗡啊吽】三个字有不同的力量,「嗡」能清净,「啊」能增长,「吽」能变、能变化所需要的。比如,今天要供养一朵花。先念「嗡啊吽」,第一个,花能夠清净。第二个,花能增长,能增长到像尽虛空、遍法界的那么多。第三个,能变,供养的就不是一朵花,能变成所需要的。--海涛法师
慧源圆怀
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和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成为家人的榜样之后,再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最终才能做到利益众生
天台子达照
对待身边的任何人,都要以正面的心态去对待,因为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生命的全体呈现,对待他们好,就是对待自己啊!
佛经故事
释迦牟尼佛这个人不是神,他出生在国王家,准备接掌王位。八岁时和父亲参加秋耕节。看到农夫为生存要耕田,牛不动,农夫就打,牛一动就开始挖土。土挖起,有小虫、蚯蚓被翻出来,小鸟跑过来吃,蛇趁机吞食小鸟,这时天上的老鹰就飞下来吃蛇。他看到这一幕后内心非常感伤,世界弱肉强食,生命这么痛苦。
佛教生命电视
一颗小小的种子,也能够长成一棵大树;同样的,即使是一点点的信心,也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济群法师
贪著产生依赖,有了依赖,就不能独立、自由;没有贪著的心,才能真正的独立、自由。
梦参老和尚法语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太贪心。贪大,贪多。看《普门品》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要生极乐世界,又念《阿弥陀经》。增加的太多了,到最后什么都念不了。要一门深入,念经的,就念一部经;称圣号的,就一个圣号。功德都是一样的,修你的心而已。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生命的快乐在哪里?就在于对自我的放下。当放下‘我执’时,生命中的一切执着,也就随之放下了。--海涛法师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心能够决定一切,所以快乐与痛苦是心的感受,不受外在环境所决定,而是决定在我们的内心。各位要好好把心照顾好,外面的一切助缘都是帮助你修行的,不要将快乐定在物质和欲望上头。--海涛法师
佛经故事
【慈悲与福报】合掌时,一只手代表佛,一只手代表受苦众生,我们合掌时希望把佛的功德、快乐,帮助所有受苦的众生。简单来讲,一只手也代表追求成佛的智慧,另一只手代表帮助众生的慈悲,所以叫悲智双运。合掌对自己的行为是,守五戒和修十善业。
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本身自私,才会认为别人有私心,本身多猜忌,才会认为别人对不起你。--海涛法师
释大愿法师
在一切因缘之中要能够觉醒,觉醒最好的方法就是提起这一句佛号来,以这一句佛号来入佛法界,以这一句佛号来成就清净心,以这一句佛号来成就净土的因缘,这样来修清净心,对于一切的因缘都不要执著。
佛教生命电视
现在美食节目盛行,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口水直流。还好家禽家畜没机会观赏这些节目,否则它们准个个泪水直流。
佛经故事
【修施食-知因果-起慈心】极力推广施食法门,蚂蚁、蟑螂、鸟、河里面的鱼、流浪狗,这个都是施食法门,下施。因为它们实在是很痛苦,鬼道也是这样,不管在哪里,心忆念着众生苦。各位最好赶快真实去施食,去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净土。现在要广结善缘,到处都要做,观想。
佛经故事
佛陀告诉阿难:假设一个人,他修行很用功,也修学禅定,但就喜吃众生肉。就像一个人很怕声音,把耳朵塞住,但又高声喊叫、创造声音,希望别人不要听到,欲隐弥露。本来要出三界,结果不断的去创造生死的业力,跟众生结下一个生死的业缘,又欠它命债,就互相矛盾。故佛陀教诲要断食众生肉,乃至断杀生。
佛教生命电视
体悟到生命的无常本质,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人生、虚无度日!相反的,因为体认到万物与生命的无常,现在拥有难得人身的我们,更应该体认到自己现有生命的可贵,而去加以好好利用。别让自己的生命沉沦于爱憎、名利等种种执着当中,利用有限的人生,快快去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有意义的事吧!
慧海之光
叩拜,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我慢;念佛,不是声音数目,而是与佛相应; 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有; 禅定,不是长坐不起,而是心外无物。 欢喜,不是颜面和乐,而是心境展示;清净,不是摒弃欲望,而是知道取舍;布施,不是毫无保留,而是懂得分享;祈求,不是向佛索取,而是完全信靠。
大安法师
我们就是有贪欲、有瞋恨这两个根本烦恼就使我们愚痴了、内心黑暗了,愚痴的表达就是不明白自己的价值取向、不明白善恶是非的标准,像无头的苍蝇不知道自己走向什么地方,他也想追求幸福,但是他不知道追求幸福怎么追求,整个的就迷惑颠倒。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梦参老和尚法语
要发愿生生世世都遇见三宝,这是最重要的。发愿生生世世都能遇见三宝,都能生生世世如法修行,照佛所教导的,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护你自己的佛、自己的法、自己的僧、叫自性三宝。
大安法师
三宝又分住持三宝与一体三宝。佛灭度之后,一切木刻、铜铸、彩画、泥塑的佛像为佛宝,一切经卷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为僧宝。我们众生能觉之智就是自性的佛宝;所觉之理、一切伦理道德的规范准则是自性的法宝;清净和合的功能,就是能觉之智和所觉之理的和合就是自性的僧宝。
梦参老和尚法语
我跟大家说过,在你修行静坐的时候,受了三皈依,观想释迦牟尼佛放出白光,佛周身都是白光,他的白光注入你的头顶门,注到你的全身,你身体排出去的都是黑气,这就是白业渐增了,黑业渐渐地消失。随时这样想,随时这样观,就是观想来修行。
达真堪布
我们很多人也在烧香、拜佛,但却把佛当成神来求:“保佑我,让我健康……”其实,求本身就是过失。如果你通过这些行为提起恭敬心,你的心态改变了,一切自然就顺心如意。当你不求的时候,心平静下来的时候,才有所谓的加持,才能感觉到佛的能量。所谓佛的能量,就是万事万物的能量,也是自性的能量哦!
天台子达照
真正的修行是无惧无惑,无得无失。心里一点障碍都没有,比如面子关、害怕,内心一尘不着,也就没事了。有时在事情上要能透过去,迎敌挑战与逆旅顺情,随觉随是,只怕不觉。一念透过去了,一切都是实相。尘说刹说,等于没说,不可说,也不可不说,自在天成,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大安法师
佛对所有众生的念头,悉知悉见。未来的多少劫什么时候下一场雨,这场雨有多少水滴,一个水滴有多少微生虫,佛都知道,佛具有这样的能力。所以阿弥陀佛对我们众生的举心动念,对我们临命终的情况,对我们种种烦恼业力的障碍,了如指掌,他有能力把我们从生死苦海当中救拔出去。
达真堪布
所谓的刚强难化,是不是天天喝酒吃肉、不闻法、不修行?不是。即使是再大的恶人,一旦机缘成熟了,也一定能度化。其实真正刚强难化的是佛教油子,理论上什么都懂,但是内心充满了傲气,不知道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样的人,佛法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我们都应该好好观察自己,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哦!
六祖寺
金钱并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对于金钱的执著;感情也并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对于情感的执著。对任何东西你要起执著,你就被它绑住了。
大安法师
在这个天下对我们最有恩德的是父母,离开了父母我们的身体都没有了。身体是行世间善法和出世间修道的必要的资本,所以父母给了我们身体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恩德。再加上把自己抚养成人,那里面无私的父母的大爱,是用语言没有办法描述的,一生的这种报答也是报答不尽的。
释大愿法师
这个世间存在三种能量:一种是物质的能,太阳能等等。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心灵的能量,心的能量。还有一种是灵能。诸佛菩萨已经成就了,他的加持力尽虚空、遍法界,那是灵能。所以要能够运用这些能量来修持,我们的心能当然是无穷无尽的能量了。
总17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