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
今日,我要向慈悲伟大的佛陀祈求七种财富: 第一:祈求您给我健康的身体,第二:祈求您给我慈悲的心肠,第三:祈求您给我智慧的头脑,第四:祈求您给我勤俭的美德,第五:祈求您给我宽广的胸怀,第六:祈求您给我内心的智慧,第七:祈求您给我世间的因缘。
大安法师
念佛能达到功夫成片,乃至事一心理一心,固是嘉事,能增上往生品位。念佛功浅,心未清净,然具足信愿,亦可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加持,成办往生大事。是故不必过分执著念佛功夫的高低。
星云大师
每一个人面上常常微笑变是供养,口中常说好话便出妙香,多做一些事情,多走几步路,多给人点个头,多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人。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贡献己力,那就是佛国净土了。
大安法师
净土念佛法门,虽然绝大多数人不能信受,但是少部分有缘份的还有可能信受。哪怕这个地球上有一个人能信受,能往生,也值得宣说,也值得不断地宣说。
大安法师
我们凡夫众生,来到这个世间上,被无常追赶。白天和黑夜,时时都在追逐着我们的生命。而我们在这个世间中一点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的享乐当中,忘了自己是什么样的处境。于是在这种所谓五欲的享乐当中放纵自己的烦恼,造做诸多的恶业,最后就掉到深渊里面去了,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
天台子达照
蚕的蜕变:蚕吃得白白胖胖正洋洋得意时,蝴蝶讥笑它:又蠢又笨的家伙,以为吃绿色食品、大腹便便就了不起?天地万物就算你最无知了。蚕听后很难过,马上行动,与世隔绝深入内省,别人笑它作茧自缚。当它偷心死尽,终于化蛾飞天。天台子云:禅修就是蚕修,先隔断根尘,再抽尽私(丝)心,才彻底能自在!
星云大师
不定业:就是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不定,因为时候和因缘未到,不管做了多少善事、恶事,报应来临的方式和时间还不一定,暂时不受报,所谓「积善以遗子孙,其福必昌;积恶以贻家人,其祸必危。」这就叫做不定业。
星云大师
共业:众生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世界,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又譬如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此称为共业。
大安法师
为什么要共修呢?如果是一个人在家里修行,可能种种懈怠放逸往往会现前;如果是一个共修的团体,大家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相互劝勉,这叫依众靠众。在一个道场,大家在这里熏修、共修,非常的好。
大安法师
十方净土无量无边,为什么偏要往生西方极乐?那是因为阿弥陀佛跟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最有缘。我们一听阿弥陀佛的名号,才会受到感动,好像我们似曾相识;有缘他才会觉得它更美好;有缘容易往生。
大安法师
我们以苦作乐,生不起一念出离之心,放不下诸多东西。尤其悲哀的是,我们还不认识与生俱来的烦恼对我们的缠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在这无明里面,我们去造作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要反复熏习祖师的教导、教诲,尤其要老实念佛。在我们凡夫知见里安顿这句佛号,以这句名号转凡夫的知见为佛知见。
天台子达照
鹦鹉学舌:鹦鹉会学人讲话,张三买了一只回家教它说「你好」、「谢谢你」!教了两天都教不会,一气之下就骂了一句「我的主人!你他妈的什么都不会!」从此以后,每见客人来,鹦鹉就说「你好,谢谢你!我的主人,他妈的什么都不会!」天台子云:你给世界什么,世界就回敬你什么。没有便宜和吃亏!
天台子达照
迷惑梦幻的人生,就是活在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里,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怨自艾,自作自受。觉悟者就是活在性相空寂的庄严中,无我无人,非有非空,不生不灭,绝虑绝思。心性本不二,迷悟刹那间!
大安法师
这句佛号念好,也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不是昏沉就是掉举,还有我们对世间的种种放不下,念头都会很快转化,很难安立在这句佛号当中。这句佛号,在我们阿赖耶识里熏习的力量比较弱,业力还很大。所以要把这句佛号念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天台子达照
建房子与做人一样,基础要牢固=人品靠得住,结构要坚实=身体要健康,隐蔽工程不能忽视=独处心思不可邪恶,布局要合理=五官要匀称,装修细节要讲究=行为细节决定成败!
星云大师
如何施舍财富?佛法说:‘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佛陀曾说:‘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我们的财富既然并非个人所能自主的,也终归要销毁散失,那么布施与这个世界,让‘取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不是更有意义吗?
微博精选
最胜的供养,不仅仅是财富、香灯、曼扎,而是一颗清净无染的心。最胜的恭敬,不仅仅是合十、顶礼、仰望,而是用慈悲的眼观照众生。最胜的信心,不仅仅是相信诸佛菩萨、依靠诸佛菩萨、追随诸佛菩萨,而是全然无我的托付。最胜的修行,不仅仅是打座、念诵、闻思、发心,而是自己的心与诸佛菩萨的心相融。
星云大师
定业:就是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定,也就是不但决定了怎么报,连报应来临的时间也已决定,任凭山移水转都无法改变,这就叫做定业。俗语说:「阎王叫人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这就是所谓的「定业不可转」。
慧海之光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自私是人性的通病,而道德高尚之人恰反其道而行之,律己,肃如秋霜;待人,和如春风。这是人生修行的最好写照。修行,即是借一切困顿之力修炼坚定的心力,以渡一切苦。以宽广的胸怀对待众生,修炼容纳万物的心胸。内能战胜自己,外能包容万物,正是修行的致境。
星云大师
我们的烦恼很多,烦恼主要来自于妄想杂念。如果我们能一心念佛,让一句句「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的佛号在心中持续不断,就会达到一种无念的境界,就能去除烦恼,这就是以正念来对治妄念。
天台子达照
心力不可思议: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这个世界,乃至十方诸佛的净土,都是由这颗心构造起来的,这个心既可以创造天堂,也可以创造地狱,四生六道、法界圣凡,无不是因为这颗心的差别而显现出千差万别的身心世界。所以善成就事业者,实则因其善用其心而已;不善用心者,终归一事无成,反而堕落,岂不可悲!
大安法师
人身难得,要求究竟的解脱。这个时代惟有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才能从生死苦海当中把我们拯拔出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是阿鞞跋致,位不退,你再不是凡夫了。念佛求生净土,临命终时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莲华里面去安身。
星云大师
我们求佛、求道、求般若,不是要到灵山会上,也不是要去那个极乐国土,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只有离道愈来愈远。
星云大师
工作辛苦不要紧,辛苦能获得成长;对人关怀不怕多,关怀能散播温暖;遇事烦恼不怨恨,烦恼能转为菩提;逆境挫折不退却,挫折能增加力量。
星云大师
引业:又称总报业。就是牵引我们在四生六道轮转的业力,故称引业。这种隐而不显的力量,在生死轮回中起伏,横遍三际虚空,无所不在,是三世累劫以来的强胜业力。
大安法师
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落实下来呢?厌离心啊,把这个五浊恶世真的彻底看破,完全放下,心里不留恋牵挂,不容易。离开轮回的铁网,需要一点大丈夫气概。把这个世间作牢狱的观想,信愿的智慧像一个盔甲,穿上它才能不受五欲六尘的缠缚。净土法门智慧的抉择。
星云大师
有人问我最喜欢写什么字送人?我说我喜欢‘正命’。但弟子在旁看到都说‘现代人哪一个懂得?’其实,正命是人生最需要的,生命最可贵,所谓‘正当的经济生活’、‘正派的生存’、‘宁可不足,不可斜而有余’的正直人生,有什么不好呢?
星云大师
禅者参禅的态度是尊天敬地,毕恭毕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缘,他们以平常心来对待日常的生活,乃至以平常心来庄严未来的世界,都在当下心念的转换中提升。
大安法师
佛对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苦恼众生,实在是太慈悲了,宣说这一切世间包括九法界众生都难信的念佛之法,这确实是出于释迦佛的大慈大悲。虽然绝大多数人不能信受,但少部分有缘份的众生可能信受。哪怕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人能信受,能往生,也值得宣说,也值得不断地宣说。这是一桩非常重大的事情。
大安法师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如来的智慧和福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无量的神通、光明。我们现在这样潦倒、憔悴、苦难。尤其悲哀的是,在苦当中还不认识到我们苦,还在以苦作乐,生不起一念的出离之心,放不下诸多的东西。我们要认识到这种与生俱来的烦恼对我们的缠缚。
星云大师
不共业:个人的业因,能招感个人正报的业。也就是有别于群众共业的个人业力,譬如每个人的待人接物、喜怒哀乐会有所不同,此即不共业。凡事好坏,多半自作自受,既不是神为我们安排,也不是天意偏私袒护。业力之前,机会均等,毫无特殊例外;好坏与否,端看自己是否能应机把握,随缘得度。
星云大师
念佛并非出家人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佛教始终有一个伟大的观念「人人皆可成佛」,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可以借念佛的修行,求得身心的自在安住。
星云大师
篮球拍得愈用力,跳得愈高;风雨愈大,激起的浪花也愈高。人要接受逆境,把它当作人生的考试卷。不怕逆境,不怕试题,就能愈挫愈勇,因为我们心中早有准备,这就是人间佛教禅心的大用。
天台子达照
蛇头蛇尾:蛇尾抱怨蛇头说:我们的本质都一样,为什么我只能在后面听你的?蛇头再怎么解释,蛇尾就是不肯。最后达成协议,按时间各听一半。蛇尾为取得权力兴奋不已,开始带着头往前爬,没多久就掉下悬崖,才后悔莫及。天台子曰:有行足而无智目,盲修瞎炼;智行合一,目足并运,乃至于菩提!
星云大师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都只重视所谓的民生必需品、健康补给品,甚至有各种的医疗备用品等等。其实,在人生的另一个精神层次上,尤其需要有各种‘营养品’,例如:1)礼貌是必需品、2)信仰是补给品、3)能力是备用品、4)不守信用是违禁品、5)不耐烦是半成品、6)嗔心是毒品、7)好名是装饰品。
星云大师
不往心觅,向外攀缘,只是徒增分别妄想、起惑造业,终究与‘道’渐行渐远,无有归期。唯有明心见性,才能使我们在滔滔红尘中,找回本来清净的面目,不再流浪生死。
天台子达照
乌鸦与羊:乌鸦懂得反哺之恩,成年乌鸦每天把食物送进乌鸦母亲嘴里,并且做出学飞的姿势,逗母亲开心。羊羔跪下前腿吸吮母乳,除了学习母亲本领、遵守母亲教导外,从来不让母亲生气。天台子云:飞禽有反哺之恩,走兽有跪乳之孝。有些人不懂得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忤逆爹娘,不行孝道,简直就是禽兽不如!
星云大师
你烧头香了吗? 台湾的宗教,民间的信仰,都流行着‘烧头香’的习惯。其实,‘烧头香’并不是在时间上有所规定,也不是抢在别人之前名为‘烧头香’。真正的‘头香’,不论前后,主要在于心诚为是。
总17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