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
人间佛教的行者,参禅修道也不离「四摄法」度众∶布施,令众生身心无忧;爱语,令众生发大信心;同事,令众生信受法义;利行,令众生入佛之智。
星云大师
「阿弥陀佛」四个字,虽是佛的名号,同时也是一个真理。「阿弥陀佛」是真理、法身、慧命的化身。只要我们在人间,能与真理相应,能够证悟法身慧命,就能认识人间的阿弥陀佛。
星云大师
人生有苦有乐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的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星云大师
印光大师自称‘常惭愧僧’,禅门的修行者,自称‘苦恼僧’;能知惭愧,能知苦恼,禅就慢慢生起了。‘惭愧’、‘苦恼’,是人间佛教高洁的禅心。
星云大师
人人的自性本自清净,念「阿弥陀佛」就是要念出自己的弥陀自性,将自己本身的性能,以拜佛、念佛来发掘,让句句佛号将失落的自我找回来。
微博精选
有一天“我”字丢了一撇,成了“找”字,为找回那一撇,“我”问了很多人,那一撇代表什么?商人说是金钱,政客说是权力,明星说是名气,军人说是荣誉,工人说是工资,学生说是分数……最后“生活”告诉“我”那一撇是:健康和快乐,没有它们,什么都是浮云!你找到了什么?
星云大师
净土是人人欣乐的境界,我们如何修行,才能到达净土佛国呢?佛陀曾说∶「众生之类,是净土行。」意即唯有勤度众生,才能证得净土,因为离开众生,就没有净土可言。
星云大师
我们要建设当下的「唯心净土」,并以之为建设人间净土的法要。所谓「唯心净土」,是依据「心净则国土净」来阐述,只要保持自心的纯净快乐,开采自性的灵山宝矿,发现自心的佛陀,当下就是佛国净土。
星云大师
有人问‘云水三千’是什么意思?其实,说的就是一个解脱者的生活,它像天上的白云飘来又飘走,又像地下的河水流去又流来。出家人行脚就是云水。云水到那里去?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云水就是‘行佛’,这也就是人间佛教的行禅。(云水三千行道天下)
星云大师
参禅,心要改。如果贪欲心不能改成喜舍心,嗔恨心不能改成慈悲心,愚痴心不能改成智慧心,懒惰心不能改成精进心,即使听闻再多的佛法,终究没有用。
星云大师
以配角的身分,主角的心情入戏,必能全力以赴;以主角的身分,配角的心情上台,将会敷衍了事。(不忘初心 全力以赴)
星云大师
上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折磨,忍耐上进;中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鼓励,奋发图强;下等学子,能接受师长的赞美,爱中成长;劣等学子,什么都不能够接受,事事叛逆。(方圆自如)
星云大师
所谓「念兹在兹」,念佛的力量很大,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总之,念善的、念好的,念什么就会像什么;一个念头虽然很小,但是发挥的力量,大如天地。
星云大师
心灵,以纯真笃实为第一;容貌,以端庄和蔼为第一;语言,以关怀真切为第一;行事,以光明磊落为第一。
微博精选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当我们以圣人之心看世间,一切人都是圣人;以盗贼之心看人,则所有人等都是盗贼。因为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
人到无求品自高。禅者,最大的特色就是无欲无求,无烦无恼,这种特色在云游参访时尤其明显,呈现了禅师清净超越的品格衣食无沾滞,随缘放旷,行住是云水,自来自去。
星云大师
有些人夜间走路害怕神鬼,步步惊魂,胆战心惊,会唱起歌来壮胆,有了歌声陪伴,走在暗路上自然就不怕鬼影幢幢了。连歌声都有如此力量,何况是称念阿弥陀佛的洪名圣号呢?
星云大师
禅就是简单,就是单纯化。所谓人间佛教,也和禅一样,不希望复杂、琐碎、艰深,一切简单自然,就是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
人间佛教的真义: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间佛教。我一生努力弘法的方向,就是:把佛教落实人间,使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灵中、人际间都很和谐。因此人间佛教是先将人做好,人间佛教才能完成。
星云大师
心中有欢喜的人,到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心中有禅定的人,耳闻是八万四千的诗偈;心中有佛法的人,面对是善人善缘的世界。
星云大师
我们的心念快如迅雷闪电,一念之间遍及法界三千,成佛作祖是它,三界轮回也是它。一切的罪孽由它而起,一切的功德也因它而生,如果能够善加摄护,使心不起邪念,天堂净土就在眼前。
星云大师
有时候,学佛修行,如果没有敌人、没有反对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进步;如果没有魔王来扰乱,自己也不懂得要发大菩提心。所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以敌为友,也可以成为学道的资粮。
星云大师
有钱,十方来十方去,把钱用在大众身的人,才是会用钱的人。(十方善利)
佛禅梓
当我们面对一个谎言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有些人咄咄逼人地去质问说谎的人;有些人会选择不择手段地去报复、去伤害说谎的人;有些人则选择原谅并转身走开。如果我们已经被谎言伤害了,就别让伤害再蔓延,原谅、走开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并努力做一个只说真话的人,诚实面对自己的心!
六祖寺
愿意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吃亏多了,总有厚报;爱占便宜的人,定是占不了便宜,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不必计一时回赠,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
佛经故事
【放生是最大的善行】每天都要想办法多去放生,乃至各位如果经过?具店,你是开车的,至少每天去买几盒救几只蚯蚓。能救的有限,但是我们的悲心很重要,不离开悲心。除了老实念佛;第二个: 礼忏、拜佛;第三个:戒杀、吃素;第四个我们要赎命放生。--海涛法师
佛禅梓
人不是生活在过去,也不是生活在未来,而是生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才能有生命真正的现实意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不可触摸。我们的这一念心,我们的妄想,往往不是滞后就是超前。如果不从当下去努力,明天有再好的计划,都是幻想、空想、妄想。
菩提佛国
世事喧闹,皆源于争。心胸开阔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些,争不起来;功利稍淡些,争不起来。欲望让人像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按捺不住蠢蠢欲动。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利益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诗人兰德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禅文化官网
金字塔,有一种不为人知的神奇力量,仅仅按它的比例做一个小模型,也能让里面的刀具变锋利,食品保鲜久,幼苗长得快,伤口迅速愈合……其实,人体打坐的形状,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它能汇聚高层次的能量到人体。长期打坐不但会令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心情放松,还能开发意想不到的智能、潜能。
慧海之光
【最伤胃的十个坏习惯】①不守时;②晚餐过饱:胃液分泌过量损坏胃黏膜;③饮食不洁:易引起急性胃炎;④狼吞虎咽:造成胃动力下降;⑤受寒:易发生痉挛;⑥过度疲劳:使胃的防御作用削弱;⑦精神紧张;⑧酗酒无度:使胃黏膜糜烂、溃疡;⑨嗜烟成癖:干扰胃的排空功能;⑩滥用药物:损伤胃黏膜。
佛禅梓
【静思】:改变人生,只需要改变一个人——自己。 人生中不论发生什么状况,学会自我检讨 ;责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扬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找出「自卑」生长的地方,用「自爱」去松动它周围的土壤,然后播下「自尊」的种子,你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佛禅梓
管理好你的情绪,让心情舒畅,让人生优雅。心态决定情绪,情绪决定心情,心情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生活。心态好,一切安好。好心态,一半在性格,一半在涵养。性格怎样,看你和什么人在一块;涵养如何,看你怎样要求自己。打造好心态,管理好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自在,从容优雅,幸福常在。
六祖寺
大愿法师药师法语:在生活之中能够舍离对物质的贪求,舍离对观念的执著,增加对人间的关怀,这个就是悟道的最好资粮,就是药师法门当下日常生活之中实践的好方法。
佛教生命电视
阿弥陀佛既已取正觉,就必定能让我们往生。如果与你有缘的是阿弥陀佛,首先你必须相信佛的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比我们救一只蚂蚁还要简单!’‘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无所障碍,这是念佛修行的唯一障碍!’由于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救度,即使我们有无穷尽的恶业,也不会破坏修行。
茶-禅-道
小和尚问师父:“没有刮风,树叶怎么也会自动落下呢?”“世间不只有‘动’的力量,还有‘静’的力量;除了有形的力量,还有无形的力量。”禅师说,“如果说生命是一片树叶,那么摧毁它的,不只是来自外界,还有它自身生命深处看不见的心灵。如果心灵失去了希望,那么生命之叶也将随之枯萎凋零。”
慧海之光
杀生的罪过是很大的。其理由是,任何一个众生,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是没有更加可爱惜的,而不怕死的众生是很稀少的,一切众生都具有生命,有着苦乐的感受。对于这些相同的原因,自己是如此,其它生灵也是如此。在佛陀的大悲心中,对于有情没有亲疏之分,一切都是平等的。
慧海之光
阿底峡大师说,世上有八件事让人软弱:1.希望受到赞美;2.不希望受到批评;3.希望得到;4.不希望失去;5.希望快乐;6.不希望痛苦;7.希望声名远播;8.不希望默默无名或受到忽视。 结果总是,期望得越多失望就越大,别让情绪落入预设的陷阱令心软弱无力,保持开放的心是我们真正通向成功的基础。
慧海之光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总17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