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
我一生提倡欢喜的人生,但是要得到欢喜,是要经过很多的努力奋斗,要结缘才能获得,也不是自己想要给人欢喜,就能让人得到欢喜。十二岁出家,沉潜佛法日久,慧解与实践相互印证,渐渐体悟到慈悲、喜舍、爱语、利行正是众生要的‘皆大欢喜’。因此给人欢喜,我信受奉行,始终不渝。
赵州茶馆
净慧长老:道德修养不仅是精神财富,同时也会带来物资财富。古人讲:依仗他人权势而来的富贵,如同花瓶中的花朵,很快就会凋谢;凭借功劳而获得的富贵,如同盆景一样,环境有所变迁就会枯萎;只有以道德感召而来的富贵,如同山中的野草一样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微博精选
生前我是谁 生后谁是我 这命运的陀螺 轮回的对错 书上是否早有说 你是谁 我是谁 百年之后都成灰 轮回是虚幻的 一切皆空
润心坊
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
星云大师
念佛不但能使自己增品向上,还可以利人。为什么念佛能利人呢?一个人念佛有成,无时无刻不将弥陀的慈悲智慧称诵在心,自然不生妄念,不侵犯人,更不会伤害众生,如此,社会便能呈现祥和的景象。念佛的效力和功用,实在功德无量。
微博精选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以信仰巩固良心,以良心落实因果,以因果充实道德,以道德陶铸人格。——净慧长老
破诸烦恼
净慧长老:修行人不在乎有多少文化,不在乎要懂得多少理论,最重要的是能懂一句就用一句,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当作自己的灵魂,当作自己思想言行的指导。真信不疑,照此办理,决不后退一步。人人都能像六祖慧能大师那样,人人就有成佛的希望。
星云大师
悟道的人,本身对众生、对真理,有一种责任;悟道的人,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担当;悟道的人,不但不向佛菩萨祈求消灾、增福,甚至求菩萨把一切众生的苦难,让他来担当。
破诸烦恼
净慧长老:见到任何事不动念,就像镜子照物,不留痕迹。功夫在这个地方做,就叫做“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生活,五蕴皆空就是禅。
微博精选
弟子问佛:“我应该如何修行?”佛陀说:“把善德带进你正在从事的任何事情之上,当你缝纫时,以慈悲的心念来裁制服装;当你做饭时,以耐心来烹煮食物;当你演奏音乐,以布施的心态来供养。让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变成你的禅修,而你的修持道路便将深化。”
赵州茶馆
净慧长老:淤泥生长莲花,烦恼生长菩提。是非和烦恼都是修行的资粮,是逆增上缘,关键就在于我们怎么对待它。有了是非也不必太在意,是非以不辨为解脱,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过。烦恼正是我们的修行下手之处,是对我们修行的考验。
目莲寺
文慧法师法语:我们对每个众生都要生敬畏之心,这样子的做事情,就会具足善缘。为什么在佛堂里对着泥菩萨都很敬畏,反而对人,对事,对物就那么不敬畏呢?千万记得,佛法不只是在佛堂,而是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刹那间。愿佛堂的琉璃之光遍照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
星云大师
好事从我做起,好话从我说起,好心从我生起。
星云大师
在西方极乐世界里,有七宝行树、八功德水、四边阶道、七宝楼阁,种种的庄严美妙。不要以为只有西方极乐世界里才有这许多东西,在我们清净的自性里面,也有恒河沙数的功德,林树珍宝一样的不缺少。
微博精选
一个人可能注定碰到厄运,但是如果他行善,他可以改变命运,诚实、真诚及有爱心是改变命运的基本重要修持。身为佛教徒,我们相信转世及业力,你在这一世所做的将决定你的下一世。今天的你是前世所做的结果。明天的你则取决于你今天所做...佛教认为只要你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
慧海之光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慧海之光
内心浮躁的时候,我们是没有一点智慧的。佛法里叫做“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各种各样的障碍都会困扰你,如果我们一念清净了,百万障门就不成阻碍。当我们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困扰我们的身心突然间打开了,发现我们的人生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州茶馆
净慧长老:世界以人心为转移,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敬天地,畏鬼神,感恩天地人,和谐你我他。我们就掌握了心能转物的方法,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就能使天心顺人心,化灾异为平安,化干戈为玉帛,化险为夷,化乱为治。
微博精选
净慧长老: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考验我们的道心。生活禅是一块试金石,是不是块黄金,就在生活中来考验。要用觉悟、奉献的心态面对生活,要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心态面对生活。时时如此,事事如此,快乐和幸福,就在当下。
赵州茶馆
净慧长老:戒律就是对生活的规范;禅定就是对生活的净化;智慧就是对生命的提升。我们只有过道德的生活,尽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做到问心无愧,才能在生活中保持情绪的稳定,由定而开发智慧,认识人生的真理,指导我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过洒脱自在的禅生活。
目莲寺
文慧法师法语:人生道路的长短取决于你为众奉献的多少,而途中的坎坷不平正是你修正的对境良师,心中的酸甜苦辣是觉醒悟道的助缘,"心途"的圆满完善是成就菩提必然。
目莲寺
净慧长老:佛教讲三世因果,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善恶言行负责任。佛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只有认识到要对自己的善恶言行负责任,我们就会弃恶扬善,弃暗投明,舍妄归真,舍迷趋悟。
赵州茶馆
净慧长老:我们虽然会起恶念,但不能影响他人,违法乱纪的危害比较明显,也容易控制。最易忽视的就是我们的言语,稍有不慎就会说假话,恶口伤人。古人讲:伤人之言如矛刺心。交朋友可能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可是成为敌人却只需要一句话。
赵州茶馆
净慧长老: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戒就是道德的生活,我们过修道德、守法律、守规矩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就会集中,就不会胡思乱想,就能专注于事业和家庭,坚持下来就能产生智慧,就能总览大局,进一步就能把握生命的航向,不致给人生留下遗憾。
目莲寺
文慧法师法语:当我们要生气的时候,深呼吸一下,感受一下气息的入、住、出,可以体会到我还能呼吸,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呢,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人活着就是最好的了。所以大家现在要对自己好,能够呼吸就是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
星云大师
佛教虽讲他方世界,但重在此土的净化;佛教虽讲六道众生,但重在人类的普济;佛教虽讲过去未来,但重在现实的生活。因此,今日佛教要打开山门,走入社会;要把社会改造,建设佛土,这是今日佛教徒应有的使命感。
禅是禅非
佛法亦是活法。佛不是神,不在天上,也不在寺庙里,他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佛法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醒的佛。众生和佛本来没有区别,只不过佛没有妄想、没有执著,所以活得自在,而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而迷失了本心,所以活得苦、活得累。---净慧长老《做人的佛法》
星云大师
禅的世界就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荣枯等等相对待的世界,到达一个绝对真实和圆融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目莲寺
净慧长老:前生后世,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类良心的阵地,是一切善心善行的出发点,是社会安定团结、和谐发展最根本的基础,最根本的保证。如果我们丧失了良心这块阵地,势必导致人心险恶,乱相丛生。
禅语智慧
生活,就是一场场的相遇。在任何时间遇到任何人都是缘分,只要遇上了,便是对的。别管发生什么,你也无错,他也无错,红尘也无错,岁月更无错。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如何高尚,如何善良,我们只能保持自己不背离善良,不伤害他人,把人生活成一场友善,把岁月活成一场温和,把生命活成一场真诚。
曹溪南华禅寺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弘一法师
破诸烦恼
一切佛法都强调信。“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禅宗一法叫你疑,疑并不是叫你不信,疑是叫你不要信现成的答案,要你亲自去寻找答案。自己找到答案以后,就会发现,一切言说最后都是多余的。参禅就是要自己去找答案,要自己去行。——净慧长老
禅是禅非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星云大师
目莲寺
净慧长老:做善事不要求别人理解。有些人觉得做了好事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实际上做好事是自己人格修养的要求,道德的自律,慈悲的表露,不需要别人理解。要以无所求的心、不图回报的心做好事做善事。
恒诲法师
没有人可以带走你的痛苦,也没任何人阻碍你的幸福。所以,痛苦不要怨天尤人,幸福也不要向心外寻找。
破诸烦恼
净慧长老:我们面对利益是加快脚步多抢一点,还是放慢脚步让别人先享用?我们一定要有觉悟,不取非义之财,在利益面前,养成自觉性就是觉悟的开始。
星云大师
世间事苦乐都是当然的,要能看破放下。
梦参老和尚法语
如果看人家读《地藏经》,礼拜地藏像,你在旁边赞叹随喜,很恭敬,你跟他的功德一样。你要是一谤法,下地狱去;千佛出世,你还在地狱里头,这是《地藏经》说的。不要因为人家做了好事而给人家生起种种的障碍,不但不随喜还嫉妒,嫉妒就想破坏。不论任何事情,都应当生起随喜,欢喜赞叹。
总17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